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敬亭山:从李白的孤独到现代人的诗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敬亭山:从李白的孤独到现代人的诗画

引用
搜狗百科
10
来源
1.
https://baike.sogou.com/v213002.htm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1013A01K5T00
3.
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7c2ab7ce1dcdd96b873c7fc4f35ddbb7
4.
https://tour.jschina.com.cn/lyzx/202410/t20241015_3511685.shtml
5.
https://hk.trip.com/moments/detail/xuancheng-504-121056671/
6.
https://hk.trip.com/moments/detail/dali-1445616-120739823/
7.
https://www.ahjxhome.com/2024/06/19/%E7%9A%96%E5%8D%97%E6%97%85%E6%B8%B8%E6%99%AF%E7%82%B9%E6%8E%A8%E8%8D%90%EF%BC%9A%E6%B1%9F%E5%8D%97%E5%A4%A9%E8%B7%AF-%E7%9A%96%E5%8D%97%E5%B7%9D%E8%97%8F%E7%BA%BF%E6%A1%83%E5%B2%AD%E5%85%AC%E8%B7%AF/
8.
https://www.qulishi.com/article/202205/621139.html
9.
http://www.lubanyouke.com/32042.html
1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9%BA%E5%9C%83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是唐代诗人李白在《独坐敬亭山》中留下的千古绝唱。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敬亭山的自然美景,更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向往。

敬亭山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北郊,原名昭亭山,为避晋文帝司马昭名讳而改名。山麓周长60多公里,高数百丈,东临宛溪,南俯城闉,万壑千岩,景色秀美。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踏青揽胜的绝佳去处。

李白与敬亭山的渊源,始于他政治失意后的漫游。据考证,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具体时间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天宝十二载(753年),另一种则认为是上元二年(761年)。无论是哪个时间点,都正值李白人生低谷,长期的漂泊生活让他饱尝人间辛酸,看透世态炎凉,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苦闷。

诗的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描绘了一幅空旷寂静的画面:群鸟飞远,孤云飘散,天地间仿佛只剩诗人一人。这种景象恰如其分地烘托出诗人的孤独感。而后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则将敬亭山拟人化,表达出诗人与山之间默契的交流。这种物我相融的境界,既是对孤独的超越,也是在自然中找到的精神慰藉。

敬亭山的文化底蕴深厚,自南朝谢朓作《游敬亭山诗》后名声大振。历代文人墨客纷至沓来,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山上还保留着摩崖石刻、古昭亭坊等人文古迹,见证了千年来文人的精神追求。

在现代,敬亭山已成为皖南川藏线上的一颗明珠。每年秋季,当红杉林进入最佳观赏期,这里便成为摄影爱好者的天堂。游客既可以自驾穿梭于蜿蜒的山路,感受速度与激情,也可以漫步于山间小径,欣赏青山绿水,体验自然之美。山下的农家乐和民宿则提供了体验当地风土人情的机会,让游客得以深入感受这片土地的魅力。

从古代文人的精神寄托到现代人的旅游胜地,敬亭山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而那份“相看两不厌”的深情,却始终未曾改变。它静静地矗立在那里,诉说着千年的故事,等待着每一位来访者去聆听、去感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