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岁孙思邈的护肠胃法:四大穴位按摩+饮食规律,告别消化不良!
102岁孙思邈的护肠胃法:四大穴位按摩+饮食规律,告别消化不良!
“人活百岁不是梦,关键在于养好胃。”这句流传已久的民间谚语,道出了肠胃健康与长寿之间的密切关系。而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位被誉为“药王”的名医,不仅自己活到了141岁的高龄,还留下了一套简单易行的护肠胃法,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他就是唐代名医孙思邈。
四大护肠胃法,简单易行效果好
孙思邈的护肠胃法主要包括四大穴位按摩技巧,这些方法不需要任何器械,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
漱玉津:促进唾液分泌,助消化
“漱玉津”是孙思邈养生十三法之一,具体操作是:口微微合上,将舌头伸出牙齿外,由上面开始,向左慢慢转动,一共转12圈,然后将口水吞下去。之后再由上面开始,反方向再做一次。这个动作可以促进唾液分泌,而唾液中的淀粉酶能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减轻胃的负担。
齿常叩:刺激经络,助清醒
“齿常叩”就是嘴巴微微合上,两排牙齿互叩。这个动作看似简单,却能刺激上下颚经络,帮助保持头脑清醒,同时还能促进肠胃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腰常摆:强化肠胃,固肾气
“腰常摆”的做法是:身体和双手有韵律地摆动。当身体扭向左时,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在前的右手轻轻拍打小腹,在后的左手轻轻拍打命门穴位。反方向重复。这个动作可以强化肠胃功能,固肾气,对消化不良、胃痛、腰痛等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腹常揉:促进消化,防便秘
“腹常揉”是最直接作用于腹部的按摩方法:先搓手36下,手暖后两手交叉,围绕肚脐顺时针方向揉。揉的范围由小到大,做36下。这个动作可以有效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消化不良和便秘问题。
饮食规律加适度运动,效果更佳
除了这些穴位按摩方法,孙思邈还非常强调饮食规律和适度运动的重要性。他认为“食饮有节”是养生的关键,主张定时定量进食,避免暴饮暴食。同时,他提倡饭后散步,认为“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种观点与现代医学倡导的餐后轻度活动促进消化的理念不谋而合。
科学解读:传统方法的现代意义
这些看似简单的传统方法,其实都蕴含着科学道理。比如:
- 漱玉津能促进唾液分泌,而唾液中的淀粉酶能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减轻胃的负担。
- 齿常叩能刺激上下颚经络,帮助保持头脑清醒,同时还能促进肠胃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 腰常摆可以强化肠胃功能,固肾气,对消化不良、胃痛、腰痛等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 腹常揉能有效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消化不良和便秘问题。
结语:简单养生,从现在开始
孙思邈的这些护肠胃法,不需要任何器械,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而且这些方法不仅对消化不良有改善作用,还能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不妨抽出几分钟,尝试一下这些流传千年的养生秘诀,也许你也能收获意想不到的健康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