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朝匠造华严寺,岁月沉淀辽金艺术博物馆
四朝匠造华严寺,岁月沉淀辽金艺术博物馆
华严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始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年),历经辽、金、明、清四朝匠造,是中国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辽金寺庙建筑群,被誉为“辽金艺术博物馆”。
华严寺大门
华严寺整体分为上下两寺,依东西轴线布局,布局严谨,规模宏大。上寺以大雄宝殿为中心,分为两院;下寺以薄伽教藏殿为中心。除两座主殿为辽金时期建筑外,其余皆为清朝时期重建。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是华严寺上寺的主殿,始建于辽清宁八年(1062年),基本上保留着辽代风格。大殿建在高4米青砖台基上,与石级、勾栏构成凸字形平面。两侧为明朝时期增建的六角钟鼓亭,殿身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是中国现存辽金佛寺中最大的殿堂。
大雄宝殿
殿正脊上的琉璃鸱吻规模甚大,高达4.5米,由8块琉璃构件组成。北吻系金代原物,沧桑驯悍;南吻为清朝时期补制,色彩鲜亮,是中国现存古建筑中最大的琉璃吻兽。
中国现存古建筑中最大的琉璃吻兽
薄伽教藏殿
薄伽教藏殿是华严寺的藏经殿,“薄伽”是梵语,译为“世尊”,现今国内仅存的8座辽构之一。斗拱式样古朴,犹有唐风。
光明殿藻井
殿内佛坛上供奉着辽代塑像31尊,中间是释迦牟尼佛为主尊的彩塑,左边是以过去燃灯佛为主尊的雕像,右边是以未来佛弥勒为主尊的彩塑,均为中国现存辽代彩塑艺术的珍品。佛坛外围四角布置着四大天王,在全国独此一例。
殿内塑像
其中尤以一尊合掌露齿的胁侍菩萨为最,其上身微裸,体型丰满,线条流畅,双手合十,置于胸前,微微一笑,被史学家郑振铎誉为“东方维纳斯”。1982年,她成为辽代彩塑邮票上的点睛之笔,让更多的人领略到辽代艺术的魅力。
合掌露齿的胁侍菩萨,被誉为“东方维纳斯”
华严宝塔
华严宝塔是继应县木塔之后全国第二大纯木榫卯结构的方形木塔。塔下近500平方米的千佛地宫采用100吨纯铜打造而成,内供高僧舍利及千尊佛像,金碧辉煌,全国唯一,是传统与现实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
华严宝塔
如今华严寺普光明殿前的一副楹联:“世事熙熙,从来富贵无了局,到此说了就了;人生攘攘,自古名利难放下,于斯当放便放”,常常引起许多游客的凝思。这座千年古刹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和雕塑艺术的辉煌成就,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本文原文来自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