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药监局修订氨茶碱注射液使用指南,规范临床应用保障用药安全
国家药监局修订氨茶碱注射液使用指南,规范临床应用保障用药安全
近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修订氨茶碱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要求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在2024年9月12日前完成说明书修订备案。这一举措旨在进一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规范氨茶碱注射液的临床应用。
氨茶碱注射液是一种常用的临床用药,主要用于治疗重度哮喘、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心功能不全和心源性哮喘。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减少组胺释放,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从而缓解哮喘等呼吸困难症状。此外,氨茶碱还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
然而,氨茶碱注射液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其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非常接近,治疗窗较窄,个体差异较大。当血清中氨茶碱浓度超过20μg/ml时,患者可能出现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当浓度超过40μg/ml时,甚至可导致发热、失水、惊厥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起呼吸和心跳骤停。
因此,在使用氨茶碱注射液时,需要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速度。静脉滴注时,0.25g应配250毫升糖水,滴注时间需维持40-60分钟;静脉注射时,0.125g-0.25g需用5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至20-40毫升,注射时间不得少于10分钟。同时,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血清茶碱浓度,避免浓度过高导致不良反应。
此外,医生在使用氨茶碱注射液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 应监测患者心率或节律变化,警惕心律失常的发生。
-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氟喹诺酮类药物等可降低茶碱清除率,增高血药浓度,需谨慎联合使用。
- 患者在用药期间应避免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或食用大量巧克力,以免增加中毒风险。
- 高血压或有消化道溃疡病史的患者应慎用。
对于氨茶碱中毒的处理,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物,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一旦发现中毒症状,应立即进行洗胃,并给予活性炭吸附,同时进行补液、电解质平衡等支持治疗。严重中毒导致脏器功能衰竭时,可能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或血滤来清除体内毒素。
此次国家药监局修订氨茶碱注射液使用指南,将进一步规范该药物的临床应用,提高用药安全性。医生在使用该药物时,应充分评估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并密切监测用药反应。患者在使用过程中,也应严格遵医嘱用药,切勿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