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脑康专家呼吁:校园内普及双相情感障碍知识刻不容缓
成都脑康专家呼吁:校园内普及双相情感障碍知识刻不容缓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全球患病率约为1%-2%,而在青少年群体中,这一疾病的表现更为突出。据统计,约10%-15%的青少年复发性抑郁发作患者会表现出双相障碍,其中25%-50%的患者有过自杀行为。这一数据令人震惊,也凸显了在校园内普及双相情感障碍知识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在校园普及双相情感障碍知识?
早期识别和预防的需要: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往往在青少年时期就开始显现,但由于其症状复杂多变,很容易被误诊或忽视。通过普及相关知识,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识别早期症状,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减少误诊和延误治疗:很多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最初被诊断为抑郁症、品行障碍或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这种误诊不仅延误了治疗,还可能加重病情。校园内的普及教育可以提高对疾病本质的认识,减少误诊率。
营造包容和支持的环境: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常常面临社会歧视和偏见。通过普及教育,可以消除对精神疾病的误解,营造一个更加包容和支持的校园环境。
成都脑康医院的实践经验
成都脑康心理医院作为西部地区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在双相情感障碍的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医院采用综合干预模式,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等手段,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症状,选用合适的药物进行抗抑郁或抗精神病治疗。
心理治疗: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心理教育等手段,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应对能力。
物理治疗:对某些严重症状的患者采用电休克治疗等物理治疗方法。
早期识别和干预:医院建立了完善的早期识别机制,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双相情感障碍的认识。
如何加强校园心理健康教育?
建立多方合作机制:教育部门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教学体系,制定评估标准,并定期开展专项督查。学校应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设施,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完善转介和预警制度:学校发现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应能快速转介到专业医疗机构。同时,要保护学生的隐私,消除对心理问题的偏见和歧视。
提升心理健康素养:通过科普宣传提高教师、家长和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倡导科学理性的态度,营造关注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加快儿童精神心理学科发展,扩大专业人才培养规模,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待遇。
双相情感障碍虽然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但通过及时的识别和科学的治疗,患者完全有可能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校园作为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有责任也有义务普及相关知识,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包容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