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平村林下养鸡:绿色致富新路径
宛平村林下养鸡:绿色致富新路径
在南通市海门区余东镇东南部的宛平村,一场绿色革命正在悄然进行。村委会书记陈冬梅带领村民们探索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双赢的新路径——林下养鸡。这种创新的养殖模式不仅充分利用了当地的生态资源,还为村民们开辟了一条绿色致富的新路子。
宛平村的绿色实践
走进宛平村的林下养鸡场,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成群的土鸡在林间自由觅食,时而追逐嬉戏,时而低头啄食。这里没有传统养殖场的异味,只有清新的空气和自然的鸟鸣声。
“我们采用的是生态养殖模式,让鸡在林下自由活动,吃虫子、草籽,补充适量的玉米和谷物。”陈冬梅介绍道,“这样养出来的鸡肉质紧实,口感鲜美,下的蛋也是天然的绿壳蛋,非常受市场欢迎。”
这种养殖方式不仅改善了鸡的生长环境,还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生态效益。鸡在林间活动,有效控制了害虫和杂草,减少了农药的使用。同时,鸡粪作为天然肥料,经过发酵后能为林木提供丰富的养分,促进了树木的生长。这种“鸡吃虫草、粪肥还田”的循环模式,实现了生态系统的良性互动。
经济效益显著
林下养鸡不仅带来了生态效益,更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据统计,通过这种模式,宛平村每亩地的收入增加了2000-3000元。以2024年为例,养殖户陈长磊投放近2万只鸡苗,中秋节前后卖出6000多只,加上鸡蛋和花椒的收益,总收入达到30余万元。
这种模式的成功,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支持。宛平村采用了“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由村党支部牵头,合作社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渠道,农户负责具体养殖。这种紧密合作的模式,不仅降低了农户的养殖风险,还确保了产品质量和市场销路。
可持续发展的新选择
林下养鸡模式的成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思路。这种模式充分利用了农村闲置资源,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更重要的是,通过党建引领和多方合作,有效解决了农户单打独斗的困境,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然而,林下养鸡模式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疾病防控是首要问题。由于鸡群数量大,一旦发生疫情,损失将十分惨重。因此,科学的防疫体系至关重要。此外,市场风险也不容忽视。如果盲目扩大养殖规模,可能导致供过于求,影响产品质量和价格。因此,合理规划养殖规模,加强市场调研和预测,对于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未来展望
林下养鸡模式的成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这种模式不仅充分利用了农村闲置资源,还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更重要的是,通过党建引领和多方合作,有效解决了农户单打独斗的困境,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目前,这种模式已在多地推广,成为激活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宛平村的成功实践,不仅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更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这种生态与经济并重的发展模式,必将在更多地方开花结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繁荣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