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通道侗锦:千年织造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通道侗锦:千年织造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引用
腾讯
11
来源
1.
http://wuxia.qq.com/news_detail.html?newsid=18448342
2.
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4-12-31/doc-inecitzx2629879.shtml
3.
https://www.tongdao.gov.cn/tongdao/c101121/singleArticle2021.shtml
4.
https://www.zgbk.com/ecph/words?SiteID=1&ID=768969&Type=bkztb&SubID=1240
5.
https://hk.trip.com/travel-guide/destination/tongdao-992/
6.
https://design.hnu.edu.cn/info/1023/2772.htm
7.
https://www.ccc-ada.com/3337.html
8.
https://www.shejijingsai.com/2024/08/1169914.html
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0%9A%E9%81%93%E4%BE%97%E6%97%8F%E8%87%AA%E6%B2%BB%E5%8E%BF
10.
https://www.cnfyblh.com/exhibition/304.html
11.
http://tujiazu.com.cn/index.php/Archives/IndexArchives/index/a_id/6317.html

在湖南省西南边陲的通道侗族自治县,一种被誉为“侗族文化活态博物馆”的传统手工艺品——通道侗锦,以其精湛的织造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目光。这种古称“纶织”的技艺,不仅在通道侗族自治县及周边地区广泛流传,更在现代被创新性地应用于各种文创产品中,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01

独特的工艺传承

通道侗锦的织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工艺之精妙,令人叹为观止。侗族工匠在织造侗锦时,从不绘制图纸和制作模型,一切都由掌墨师把握。开工前,掌墨师需要先丈量地基,根据地形确定建筑物的基本框架,再将竹子刮去青皮,用曲尺、竹笔和凿刀,把成百上千、长短不一、大小不等的柱、瓜、梁、枋、板、眼等构件的尺寸都一一准确刻写在上面,制作成香杆(或称“丈杆”)。不论是再高大的鼓楼,再长的风雨桥,只要有香杆,构件和榫眼就算再多,下墨也能分毫不差。工匠们只需将刻画好的各类零部件用手锯、凿子、斧头、木刨及长头控镐在“木马”上制作出来,最后将各种部件在现场巧妙精密地组合搭建起来。侗族工匠还使用一套世代相传的建筑符号,一般有二十六个,但常用的只有十三个。这种独特的技艺,充分体现了侗族人民的智慧和匠心。

02

创新的文创产品

近年来,通道侗锦在传承中不断创新,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文创产品中。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的“新通道”设计与社会创新项目,以非遗文化保护为目标,开发了多种侗锦文创产品。例如,将侗锦元素融入现代单肩包、围巾、腰带等日常用品的设计中,既保留了传统工艺的精髓,又符合现代审美需求。这些创新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受到欢迎,还通过电商平台销往世界各地,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侗锦文化。

03

半公益品牌的探索

“梭说”品牌以半公益性质,致力于侗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该品牌通过与当地侗族织娘合作,不仅为她们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也促进了侗锦技艺的传承。同时,“梭说”还积极参与各类展览和文化交流活动,提升侗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17年,“梭说侗锦亚麻系列”产品设计获得首届湖南省文创设计大赛金奖,并把30万元奖金全部捐助用于通道织锦文化的建设。

04

电商平台的助力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通道侗锦也搭上了电商的快车。通过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侗锦产品得以突破地域限制,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据统计,仅2023年,通道侗锦在电商平台的销售额就突破了500万元,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也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上了这门传统技艺。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通道侗锦,如今正以创新的姿态融入现代生活。它不仅是侗族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华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在传承与创新的双重驱动下,这门古老的织造技艺必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