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呼吁:低收入国家亟需抗癫痫药物
世卫组织呼吁:低收入国家亟需抗癫痫药物
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发布的《癫痫:公共卫生当务之急》报告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现实:在全球范围内,约有5000万人患有癫痫,其中近80%的患者生活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地区的大多数患者无法获得基本的治疗服务。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儿童和老年人最为常见。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1990年至2019年间,中国的癫痫年龄标化发病率和患病率分别增加了45.00%和35.72%。更令人担忧的是,50岁以上人群由癫痫导致的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占比呈上升趋势,男性和女性分别从1990年的9.45%和10.22%,增加到2019年的29.01%和32.72%。
癫痫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意外伤害甚至死亡。研究显示,癫痫患者的死亡率是普通人群的2-3倍。其中,癫痫持续状态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严重情况下,持续的癫痫发作会导致脑部缺血缺氧,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甚至死亡。
然而,在低收入国家,由于医疗资源短缺和药物可及性差,许多癫痫患者无法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世卫组织的报告显示,这些地区约有70%的癫痫患者可以通过初级卫生系统获得每年仅需5美元的药物治疗,从而避免发病。但现实情况是,许多患者因无法获得药物而饱受病痛折磨,甚至过早死亡。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低收入国家的医疗系统普遍薄弱,缺乏足够的医疗设施和专业人员。其次,经济条件限制了患者获取药物的能力,即使是最基本的抗癫痫药物也往往难以负担。此外,社会对癫痫的误解和歧视也阻碍了患者寻求治疗。
为解决这一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世卫组织呼吁国际社会采取行动:
- 加大对低收入国家医疗系统的支持力度,提高其服务能力和药物可及性;
- 降低抗癫痫药物的价格,确保患者能够负担得起;
- 加强公众教育,消除对癫痫的误解和歧视;
- 支持相关研究,开发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癫痫作为一种可治疗的疾病,不应成为患者及其家庭的沉重负担。通过全球合作和共同努力,我们有望改善数千万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这一疾病对社会造成的沉重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