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生:提高免疫力的方法只有这4种,其他的通通不靠谱
儿科医生:提高免疫力的方法只有这4种,其他的通通不靠谱
免疫力是人体抵抗疾病的重要防线,尤其是对于儿童来说更是如此。然而,关于如何提高免疫力,许多家长存在一些误区。本文将从科学的角度,为您解析什么是真正的免疫力低下,以及如何通过正确的方法来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老生病等于免疫力差吗?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频繁生病就是免疫力低下,但这种观点并不完全正确。据统计,中国儿童真正免疫力低下的发生率仅为20万分之一。
判断孩子免疫力是否正常,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量:生病的次数和生病的表现。
根据三甲医院儿科医生的建议,6岁以下的孩子平均每年感冒次数不超过6~8次,冬春季节每月1~2次;6岁以上的孩子每年感冒次数不超过2~3次,这些都是正常现象。
只有当孩子反复高频地患上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性流感、病毒或细菌性腹泻、感染性肺炎等,才需要考虑是否存在免疫力低下的问题。
真正免疫力低下的孩子通常会有以下表现:
- 频繁的感染,伴有生长发育落后
- 每次生病都很难自愈,甚至需要住院治疗
- 细菌感染后使用抗生素效果不佳
- 容易出现严重感染,如脑膜炎、败血症等
如果孩子没有上述表现,且生病次数在正常范围内,那么基本都是正常、健康的孩子。
常见误区:这些方法真的能提升免疫力吗?
1. 吃益生菌能提升免疫力吗?
对于健康人群来说,不论儿童还是成人,人体能够自然获取益生菌,没有必要额外补充。目前并没有研究证实吃益生菌可以提升抵抗力。
盲目补充益生菌还可能适得其反,因为益生菌中含有的能诱发炎症的蛋白可能会加重某些患者的病情。此外,益生菌在不同疾病中的应用也存在争议,补充益生菌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长期服用人工合成的益生菌产品,还可能导致"益生菌依赖症",使肠道丧失自身繁殖有益菌的能力。
2. 维生素C能提升免疫力吗?
维生素C确实对免疫力有影响,因为它可以提高细胞活力,保护皮肤健康,提升识别外来细菌的能力。但是,单一补充维生素C并不能显著提升抵抗力,还需要其他多种营养素共同作用。
维生素C的摄入需要适量,过量摄入会增加肾脏负担。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发布的"水溶性维生素C每日摄入量参考表",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维生素C摄入量标准如下:
3. 吃蛋白粉能提升免疫力吗?
不推荐额外补充蛋白粉。在孩子日常饮食正常的情况下,一般不会缺少蛋白质。额外补充蛋白粉不仅会增加肾脏负担,未消化的蛋白质还会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
如何科学提升免疫力?
提升孩子的免疫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母乳喂养
研究表明,接受母乳喂养的宝宝,抵抗疾病的能力更强,得呼吸道疾病的概率也更低。母乳会根据婴儿的不同需要生产相应的营养,当母亲发现宝宝生病时,母乳还会分泌抗体帮助婴儿对抗病毒。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母乳喂养尽量坚持到孩子2周岁以上。
2. 适当接触病原
过度清洁和消毒并不利于孩子免疫系统的发育。人需要与细菌共存,适当接触外界环境中的细菌才能促进免疫系统成熟。如果长期将孩子置于无菌环境,反而会降低其识别病菌的能力,一旦接触外界病菌更容易生病。
3. 补充维生素D
研究表明,补充维生素D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抗急性呼吸道感染,对预防儿童流感也有帮助。补充维生素D的途径包括:
- 通过晒太阳合成维生素D,最佳时间是上午10点到下午3点
- 饮食补充,如三文鱼、动物肝脏和脂肪、蛋黄、蘑菇等
- 在医师指导下人为补充维生素D
4. 运动和好心情
研究表明,0-3岁的孩子可能会有焦虑情绪,如果长期焦虑得不到疏解,会影响生理和心理发育,降低免疫力。保持好心情会促进新陈代谢,帮助抗体和淋巴细胞更新,从而提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