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杨永君谈新趋势
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杨永君谈新趋势
2023年,河北省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围绕建设旅游强省奋斗目标,着力提升旅游产品业态和服务品质,推动文旅经济快速复苏。据统计,全年共接待游客8.44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11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4.4%和236.2%。
2024年河北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展望2024年,河北省将重点落实7项工作,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年来,河北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在协同创新机制构建、创新平台共建共享、联合技术攻关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今年1至11月,河北省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870.6亿元,同比增长25.2%。
河北省科技厅一级巡视员张永强表示,省科技厅将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加快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吸引集聚更多京津高端科技资源,大力建设高能级科技平台,加强6条重点产业链联合攻关,提升京津科技成果在河北省转化效率和比重,切实把重大国家战略转化为发展动能。
多措并举扩大有效需求
培育扩大内需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会议提出,要多措并举扩大有效需求,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夯实经济回升向好的根基。
沧州市聚焦汽车、家电等产品,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总补贴金额达8亿元。该市还积极组织河间驴火节、南川老街美食文化节等活动,丰富消费业态,促进消费市场回暖。
深化改革开放激发活力
越是面临复杂局面,越要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
威县县委书记崔耀鹏表示,威县将不断完善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探索实施全省公共资源交易远程异地评标试点,打好科技投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留抵退税等政策“组合拳”,以改革育优势,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改善。
唐山市进一步创新机制,在全省成立首家场景创新促进中心,促进科技成果高水平创造、高效率转化。目前,唐山市已累计发布创新应用场景169个。
培育壮大县域特色产业
会议对持之以恒抓好县域经济作出部署,强调要大力培育龙头企业,运用共享工厂、众筹科研等模式,做优做强特色产业,提升招商引资实效,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高碑店市整合门窗、保温、防水等120余家本地建材企业,推广装配式日光温室,建设食品共享工厂、净菜进京产业园等,着力打造绿色健康建筑、现代商贸物流等8个产业集群,不断激活发展新动能。
持续改善民生保障
民生连着民心,锲而不舍保障改善民生,解决重点民生问题,贵在真抓实干。
今年,省教育厅深入实施“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各高校累计为2024届毕业生对接企业2万余家,开拓就业岗位26万个。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
衡水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张星表示,他们将持续做好“无废城市”建设、排污权交易改革等方面工作,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努力打造高质量生态,让绿色发展更好地惠及民生。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河北实践
以任丘市为例,该市立足“京津雄高端智造基地、白洋淀畔水韵生态城市”功能定位,在交通对接、产业对接、生态保障方面持续发力,积极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
在交通对接方面,雄商高铁任丘特大桥跨京九铁路成功转体对接,是雄商高铁全线跨度最大的转体桥。未来,从任丘市最快20分钟可达雄安新区,最快30分钟可达北京、天津。
在产业对接方面,任丘市形成了以石油化工为主导,以新型建材、电力设备、交通设备、电子通讯、合金制品、橡胶塑料为特色的“1+6”产业体系。绿色石化产业实现年加工原油千万吨,生产的航煤直供大兴机场,截至今年10月,已累计实现直供航煤358万吨。
在生态建设方面,任丘市大力开展“绿化任丘”工程,以特色石油文化为载体的河北任丘石油国家矿山公园、以弘扬正能量为主题的张华绿色家园主题公园等110个特色鲜明的公园游园相继建成。
迈上新征程,河北将着力推动交通、产业、生态、服务、金融等方面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约化转变,全面开创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