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铁:高铁建设新动向
中国中铁:高铁建设新动向
2025年伊始,中国高铁建设捷报频传:广西省际铁路、西康高铁、深南高铁等多个项目稳步推进,铜川高铁站、津潍高铁东营南站等新建高铁站取得重要进展。这些项目不仅展现了中国高铁建设的蓬勃态势,更凸显了中国中铁在这一领域的核心优势。
中国中铁:高铁建设的“国家队”
作为中国铁路建设的主力军,中国中铁几乎参与了国内所有主要铁路干线的建设,从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到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从第一条沙漠铁路包兰铁路到第一条时速350公里客运专线武广高铁,创下了一系列“第一”。
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国中铁持续领跑。以沪渝蓉高铁崇太长江隧道项目为例,该项目采用了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机“领航号”,成功攻克了超长距离独头掘进、隧道轴线精准控制等世界级难题。中铁隧道局打造的九大智能建造技术成果,形成了盾构隧道智能建造V2.0技术体系,为高铁建设插上了科技翅膀。
行业发展:智能化、绿色化双轮驱动
截至2024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16.2万公里,其中高铁约4.7万公里,地方铁路超2.5万公里。预计全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约43亿人次,同比增长11.7%左右;全国铁路货运发送量约51.8亿吨,同比增长3%左右。
智能化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铁路运单电子化、货物运输集装化快速发展,电子运单比例达到97%以上。同时,行业积极推进运输保障能力提升和降本增效,推动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优化运输结构。
地方铁路发展迅速,已拓展至28个省份,营业里程超2.5万公里。社会资本参与度不断提高,经国家铁路局许可的地方铁路运输企业达到80家。杭温高铁等项目探索了混合所有制改革新模式,为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未来展望:构建“八纵八横”新格局
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年调整)》,到2025年将建成高速铁路营运里程达3.8万公里。届时,“八纵八横”高铁网将进一步完善,覆盖范围持续扩大。
在服务国家战略方面,高铁建设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通过推进城市群都市圈城际、市域(郊)铁路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另一方面,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深化国际铁路合作。
中国中铁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将继续在技术研发和市场竞争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智能化和绿色化的发展趋势,企业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可以预见,未来几年,中国高铁建设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