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摘得五块国字号招牌,重点企业助推经济发展
潍坊市摘得五块国字号招牌,重点企业助推经济发展
2024年,潍坊市在制造业领域摘得五块“国字号”招牌,彰显了其在工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显著成就。这些荣誉不仅体现了潍坊市制造业的实力,也为全市乃至全省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
五块“国字号”招牌彰显实力
潍坊市成功入选全国首批20个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获得国家3亿元资金支持。这一荣誉全国仅5个非省会地级市获得,充分体现了潍坊市在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的领先地位。
潍临日智能农机集群成功入选新一批3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这是潍坊市第二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在全国80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山东仅有6个,潍坊独占两席,展现出其在智能农机领域的强大实力。
潍坊市制造业发展成效入选全国城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包括1个实践案例和1个特色案例。其中,实践案例全国仅有20个,潍坊市的成功经验为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潍坊市数转智改做法成功入选全国城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全省仅此一家,全国仅10个城市获此殊荣。这标志着潍坊市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潍坊市连续三次入选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自2017年国家开展试点以来,潍坊市始终保持这一荣誉,展现了其在产融合作领域的持续领先地位。
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潍坊市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四个方向,全面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在高端化方面,潍坊市深化与工信部七所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实施省级技术创新项目403项,位居全省第二。新增省级工业设计中心30家,总量达到108家,新增数量和总量均居全省第一。
智能化转型方面,潍坊市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已达95%。潍柴、英轩两家企业入选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新增工信部5G工厂8家,总数达到14家,位居全省第一。
绿色化发展方面,潍坊市新获批省级绿色工厂19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4家、绿色工业园区2个,数量均居全省第三。制定工业领域碳达峰方案,加快高能耗行业绿色化改造,完善绿色制造体系。
集群化发展方面,潍坊市聚焦“9+3+N”产业体系,深化实化“链长制”,确定12名市级领导担任12条重点产业链“链长”。元宇宙集群入选首批省级数字产业集群,新增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家、先进制造业集群2家,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1家。
优质企业集群崛起
潍坊市建立了完善的优质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市县两级集中政策、资源进行重点扶持和服务保障。2024年,潍坊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10家,新增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70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85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家。新增国家级单项冠军8家、省级33家,省级单项冠军总量连续4年全省第一。
6家企业上榜“2024中国企业500强”,11家企业入围“2024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数量再创新高,为潍坊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2024年,潍坊市工业经济实现首季良好开局,半年快速增长,三、四季度承压奋进,总体上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分别高于全省、全国0.2个和2.7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4.2%。规上工业产值、营收双过1.2万亿元,发挥了全市经济“压舱石”、全省工业“挑大梁”的作用。
在钢铁产能保卫战中,鲁丽钢铁、巨能特钢就地转型升级工作获得省委、省政府支持批准。在化工园区突围战中,潍坊市在全省率先提出化工园区“减二增一”、重点监控点跨区域并点等工作建议,被《山东省化工园区扩区调区管理办法》吸收采纳。临朐、诸城化工园完成扩区、增加面积6.48平方公里,侯镇、高密、滨海化工园扩区工作完成材料上报、正在有序推进。
未来展望
2025年,潍坊市将锚定“走在前、挑大梁”的目标,激扬争先锐气,保持拼进姿态,强化使命担当,奋力打好工业提质增效的革新硬仗。
潍坊市将着力促稳工业增长,力争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左右。聚力提升产业能级,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推动链群协同发展,构建“链长+链主”高效协同机制,新增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3家,争创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强化企业培育服务,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单项冠军企业530家以上。
潍坊市通过坚定不移推进工业立市、制造业强市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构建“9+3+N”产业体系,全市工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绩。这些成就不仅展现了潍坊市制造业的实力,也为全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