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专家揭秘:碱性水真能治病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专家揭秘:碱性水真能治病吗?

“酸碱体质”理论近年来在养生圈颇为流行,其核心观点是:人体体质有酸性与碱性之分,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而饮用碱性水可以改善体质,预防疾病。然而,这一看似“科学”的理论,实则是一个早已被戳破的伪科学骗局。

01

“酸碱体质”理论:一个彻头彻尾的伪科学

“酸碱体质”理论最早由美国一位名叫罗伯特·扬(Robert Young)的人提出,他声称“几乎所有的人体疾病都是由‘酸性体质’导致的”。然而,这一说法早已被科学界驳斥。2017年,罗伯特·扬因推广这一伪科学理论被判赔偿一名癌症患者1.05亿美元。

人体的pH值确实是一个重要的生理指标,但它的稳定范围非常狭窄。血液的pH值维持在7.35-7.45之间,这是由人体自身的酸碱平衡系统严格调控的,不会因为饮食而发生显著变化。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韩加指出:“人体有完善的酸碱平衡系统,饮食对体内酸碱度影响微乎其微。”

02

碱性水的真相:既非“神水”,也非“毒水”

碱性水通常指pH值高于7.0的水,市面上常见的碱性水pH值在7.5-9.5之间。一些商家宣称碱性水具有治疗或预防疾病的功能,甚至将其包装成“长寿水”“健康水”,这些说法究竟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从科学角度来看,碱性水确实可能带来一些益处。比如,它有助于中和体内过多的酸性物质,维持酸碱平衡;对于胃酸分泌过多的人,适量饮用碱性水可以缓解胃部不适;碱性水中含有的矿物质如钾、钙等,也能为身体补充必要的营养元素。

然而,碱性水并非“万能良药”。对于痛风患者来说,虽然弱碱性水有助于降低尿酸水平,但其效果远不如临床用药。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主管技师李彩虹指出:“碱性水中的碳酸氢钠含量极低,无法达到临床用药的效果。”

更值得注意的是,长期饮用碱性水可能带来健康隐患。它可能导致血液酸碱度失衡,引发烦躁不安、呼吸节律改变等症状;对于胃酸分泌较少的人,可能加重消化不良;碱性水中的碳酸氢钠可能导致水钠滞留,引起眼睑、下肢等部位水肿;过量摄入碱性物质还可能诱发碱中毒,影响大脑神经中枢,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情况。

03

专家建议:理性消费,科学饮水

面对琳琅满目的碱性水产品,消费者应该如何选择?专家建议,不要盲目相信商家的夸大宣传,理性对待碱性水的功效。

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韩加建议:“饮用水的选择应基于个人的健康状况和口味偏好,而不是盲目追求所谓的‘健康功效’。”对于一般人群来说,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即可,没有必要刻意追求高pH值的碱性水。

同时,科学饮水还要注意适量。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年人每天饮水量应在1500-1700毫升之间。饮水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健康。此外,饮用水的种类应多样化,不要长期饮用同一种水,以确保摄入充足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总之,碱性水既不是包治百病的“神水”,也不是危害健康的“毒水”。它只是一种普通的饮用水,既不能替代药品,也不能作为日常饮水的唯一选择。在选择饮用水时,应基于科学认知,理性对待各种宣传,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