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院:急救能力提升的创新实践
北京协和医院:急救能力提升的创新实践
北京协和医院作为中国顶尖的医疗机构,在急救医学领域一直发挥着引领作用。近年来,医院通过创新的培训模式和完善的医联体管理体系,不断提升医务人员的急救能力,为全国急救医学的发展树立了标杆。
创新培训模式,提升急救能力
协和医院的急救能力提升培训采用了一系列创新的教学方法。基础版课程面向第一年住院医师等,包括基础生命支持、线上理论学习、线下演练等多个模块;进阶版课程则针对具有临床技能基础的高年资住院医师及护理人员,通过小班授课和综合演练全面提升学员的床旁综合救治能力。
这些培训不仅提高了学员们的救护意识和能力,还强化了对基础生命支持及相关急症实操要领的理解和应用。通过情境模拟实操系列培训,学员们能够在高度仿真的环境中练习急救技能,提升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完善的医联体管理体系
协和医院通过建立完善的医联体管理模式,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和共享。据统计,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协和医院共向医联体医院下转患者19536人,平均每月下转1302人;下派专家6689人次,平均每月下派专家446人次;接收102名医联体成员单位的医生到医院进修;接收医联体成员单位上转患者598人,平均每月接收上转患者50人次。
在医联体建设中,协和医院采取“定制式”建设思路,充分考虑各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和学科特色。通过错位发展,避免成员单位之间的不良竞争,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容和合作多赢。同时,医院还建立了实时联络机制,确保双向转诊的顺畅衔接,真正实现了“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
培训效果显著,经验值得推广
通过系统的培训和严格的考核,参训医生的急救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一位来自丰台区铁营急救站的医生在协和医院进修期间,系统学习了抢救规范,掌握了骨髓穿刺、胸腔穿刺等关键技术,回到工作岗位后,能够更加高效地处理紧急情况,准确判断病情。
协和医院的急救培训经验对全国医疗机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创新的培训模式和完善的管理体系,不仅提升了医务人员的急救能力,也为推动我国急救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