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福州三坊七巷:故家乔木的文化传承
探访福州三坊七巷:故家乔木的文化传承
“自古说‘故家乔木’,果然不差。就如尊府这灯,我县里没有第二副。”这是清代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一句话,道出了“故家乔木”的真谛。在福州的三坊七巷,这句话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
三坊七巷,这片占地45公顷的古老街区,是中国都市仅存的一块“里坊制度活化石”。自晋朝起,这里便是贵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历经唐宋明清的沧桑,至今仍保留着200多座古建筑,其中15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漫步其中,仿佛穿越回那个群星璀璨的时代。
在三坊七巷的众多名人故居中,林则徐的家族故事最为人称道。林则徐,这位晚清名臣,不仅自己官至一品,其后代也多有成就。林则徐的三子林聪彝高中举人,其孙女林普晴更是嫁给了另一位名臣沈葆桢。沈葆桢,这位晚清洋务运动的重要人物,曾任江西巡抚、总理船政大臣等要职,对台湾的建设也贡献良多。他们的家族故事,正是“故家乔木”最生动的注脚。
另一位值得一提的是陈宝琛。这位晚清重臣,不仅是光绪皇帝的老师,更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的家族在三坊七巷中也留下了深深的印记。陈宝琛的故居,如今已成为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三坊七巷的建筑,处处体现着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妙。白墙黛瓦,飞檐翘角,每一处细节都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而那些保存完好的古井、石板路,更是让人仿佛回到了数百年前的时光。
自2006年起,三坊七巷启动了保护修复工程。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按“修旧如旧”的原则,逐步恢复了这片历史街区的原貌。如今的三坊七巷,不仅是一个历史文化景区,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社区,居民们依然在这里过着平静而幸福的生活。
三坊七巷,这片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史变迁的古老街区,如今正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它不仅是福州的骄傲,更是中国的瑰宝。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文化的传承,看到了家族的荣耀,更看到了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