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利迪策惨案:70多年后,全球儿童仍需保护
铭记利迪策惨案:70多年后,全球儿童仍需保护
1942年6月10日,纳粹德国对捷克利迪策村实施了惨绝人寰的报复行动。在这场被称为“利迪策惨案”的事件中,纳粹士兵枪杀了该村16岁以上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村庄被夷为平地,妇女和儿童被送往集中营。这场惨案震惊了全世界,成为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篇章之一。
利迪策惨案不仅是纳粹暴行的象征,更成为了国际社会关注儿童权益的转折点。1949年11月,在苏联莫斯科举行的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大会上,为了悼念利迪策惨案中的88名儿童以及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大会决定将每年的6月1日定为国际儿童节。这一决定旨在反对虐杀和毒害儿童的行为,保障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改善他们的生活面貌。
然而,70多年后的今天,全球儿童依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最新发布的《2025年儿童前景:为儿童未来构建具有抗御能力的系统》报告指出,世界正步入一个新危机时代。气候变化、不平等现象加剧以及冲突升级正在严重威胁儿童的未来。
报告显示,目前全球超过4.73亿儿童(占儿童总数的约六分之一)生活在受冲突影响的地区,这一比例自1990年代的约10%已翻倍至近19%。地缘政治竞争加剧及多边机制失灵,使得针对学校、医院等民用设施的袭击事件屡见不鲜,且呈上升趋势。
除了冲突,气候变化也对儿童产生深远影响。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对儿童的影响尤为显著,对其未来发展、健康状况、教育机会和整体福祉的影响可能终其一生且无法逆转。同时,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增长放缓、债务增加及税收和援助资金不足,导致为儿童提供必要的投资难以为继。目前约有4亿儿童生活在债务困境国家,若不进行重大改革,这一数字还将持续攀升。
面对这些挑战,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呼吁国际社会采取紧急行动。报告建议,2025年必须就全球金融系统的机构设置、政策导向、规则制定和实践操作进行改革,以应对这一严峻挑战。同时,需要构建以包容性、公平性和问责制为核心的具有抗御能力的系统,确保儿童的权利和需求始终处于全球议程的中心位置。
历史的伤痛不应被遗忘,利迪策惨案留给我们的不仅是痛苦的记忆,更是对未来的警示。正如国际儿童节设立的初衷一样,保护儿童权益,为他们创造一个和平、健康、充满希望的成长环境,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在当今世界面临多重危机的背景下,这一责任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