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医院专家教你如何与孩子谈成绩
北京儿童医院专家教你如何与孩子谈成绩
面对期末成绩公布后的亲子沟通难题,北京儿童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王芳给出了专业的建议。她指出,在孩子取得好成绩时,父母应给予真诚具体的赞扬,并适当奖励;而在孩子成绩不理想时,则需提供心理支持和鼓励,避免指责批评。通过理性分析考试失利原因并制定改进计划,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增强心理韧性。这些方法不仅能有效提升孩子的学习动力,还能促进良好的亲子关系。
成绩优异时:肯定努力,避免过度表扬
当孩子取得好成绩时,许多家长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过度表扬,如“你真棒!”“你是全家人的骄傲!”然而,这种简单的表扬方式可能弊大于利。王芳医生指出,过度表扬会阻碍孩子的成长,因为它会阻碍孩子成长型思维的发展,影响其自我认知,甚至可能引发焦虑和抑郁情绪。
正确的做法是关注过程而非结果。家长应该肯定孩子的努力与坚持,如“你的努力我们都看在眼里,这份成绩是你应得的!”同时,也要提醒孩子保持谦虚,“一次考试不代表全部,继续努力才能更上一层楼”。
成绩不理想时:共情安慰,理性分析
面对孩子考砸的情况,家长首先需要给予情感支持。王芳医生建议,家长应该说:“别灰心,这次没考好没关系,我们一起找原因、想办法。”避免使用批评或指责的语言,如“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你是不是又贪玩了”。
在孩子情绪稳定后,家长应帮助其冷静分析失分原因。这包括:
- 知识掌握情况:哪些知识点掌握不牢固?
- 考试技巧:时间分配是否合理?审题是否仔细?
- 心理因素:是否有考试焦虑?是否因为紧张导致发挥失常?
通过理性分析,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改进计划。例如,针对薄弱环节进行专项训练,调整学习方法,或者寻求老师帮助。重要的是,要让孩子看到进步的空间,“你已经在很多地方做得很好了,稍加调整就能有更大突破”。
总体态度:培养学习兴趣,关注心理健康
无论成绩如何,家长都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钱志亮教授曾提到:“每个孩子都想变好,只是有时缺乏方法或能力。”因此,家长的支持和引导尤为重要。
此外,家长还可以借鉴一些实用建议,比如帮助孩子做好时间管理、制定合理的学习规划,以及关注心理健康等。通过科学合理的引导,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面对挑战,实现全面发展。
在与孩子讨论成绩时,家长的态度和方式至关重要。它不仅影响着孩子的学习动力,更关系到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通过运用上述方法,家长可以更有效地与孩子沟通,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坚韧的心理素质,从而在学习道路上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