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扬州个园:文物里的国潮新宠
探秘扬州个园:文物里的国潮新宠
2024年8月31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的“文物里的国潮”创意策划项目(江苏站)走进了扬州个园。这个典型的江南私家园林以其独特的叠石艺术和四季假山闻名,被誉为“国内孤例”。探源团成员通过在大运河文物及文化遗产第一现场与文化传承人交流互动,汲取艺术创作灵感,并将结合现代视觉与艺术表达挖掘文物中的国潮元素,打造大运河文化IP,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古典园林的魅力。
个园,这座始建于1818年的清代私家园林,原址为明代“寿芝园”,后被盐商黄至筠购入并扩建。园名取自竹叶形似“个”字,也寓意着园主人对竹子的喜爱。作为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盐商园林,个园不仅展现了清代盐商的奢华生活,更凝结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精华。
个园最著名的当属其四季假山,这组被誉为“国内孤例”的园林景观,以独特的叠石艺术展现了春、夏、秋、冬四季的韵味。春山如笑,用笋石象征春笋破土而出的生机;夏山苍翠,湖石堆砌而成的假山清凉宜人;秋山明净,黄石堆叠的假山如同秋日的山峦;冬山静谧,宣石堆砌的假山宛如覆盖着皑皑白雪。四季假山不仅体现了中国园林艺术的精湛技艺,更蕴含着古人对自然美的独特理解。
在现代社会,个园也在不断探索创新应用和文化传承的新方式。虽然目前尚未有具体的“文物里的国潮”项目成果,但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园林的创新经验。例如,苏州园林就推出了夜游项目、园林雅集生活体验等创新活动,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个园也可以通过数字化展示、沉浸式体验等方式,让游客更好地感受其文化魅力。
2014年,随着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个园作为大运河扬州段的重要遗产点,其文化价值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如今的个园,不仅是游客观赏四季美景的胜地,更是一个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窗口。通过“文物里的国潮”项目,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创意作品,让这座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园林焕发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