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教育部力推青少年急救教育进校园,3000所学校将试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教育部力推青少年急救教育进校园,3000所学校将试点

引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8
来源
1.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943/moe_946/
2.
https://www.wh-saviour.com/hyzx-435.html
3.
https://www.redcross-sha.org.cn/2015/View.aspx?id=23858
4.
https://www.crisissupport.org/zh/resources/suicide-prevention/school-staff/
5.
https://www.nhpcp.cn/show/904.html
6.
https://www.cq.gov.cn/zwgk/zfxxgkml/zdlyxxgk/jy1/jy/202410/t20241016_13712536.html
7.
https://xxjjjy.com.cn/newsinfo2/21/598
8.
http://www.news.cn/20240517/e9850c6f66204d14a13a0b4ff205b2a5/c.html

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决定开展第三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根据通知要求,此次试点将覆盖3000所学校,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急救教育活动,提高师生的应急救护能力。

政策目标明确,各地积极响应

教育部此次试点工作的目标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急救教育活动,提高师生的应急救护能力。具体包括普及急救知识技能、配备急救设施设备、强化急救师资建设、构建急救育人体系等方面。

以重庆为例,目前已有33所学校入选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各地每月至少组织1期应急救护培训,近2年全市有121所学校新增配备201台(套)AED(自动体外除颤仪)。西南大学等高校还专门设立了急救教育虚拟实训室,定期为师生开展CPR(心肺复苏)+AED培训。

国际经验值得借鉴

在青少年急救教育方面,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值得借鉴。例如,德国从幼儿园就开始进行急救和灾害预防教育,中小学设有急救课程兴趣社团,由红十字会每周提供专业指导。这种循序渐进的教育模式,有助于学生逐步建立急救意识和技能。

实施过程中的挑战

尽管政策目标明确,各地也在积极落实,但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

  1. 专业师资缺乏:许多学校反映没有专业的急救师资,担心“弄不好可能会适得其反”。

  2. 培训时间不足:有学校表示,“真正掌握一门技能可能不是一两节课就能行的”。

  3. 实践操作不够:目前很多学校的培训仍停留在知识普及层面,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未来展望:分阶段推进,建立标准体系

针对上述问题,专家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 分学段推进:让小学生有急救意识、初中生有知识技能、高中生可以胜任高质量的急救操作。

  2. 建立培训标准:协同相关部门建立急救培训标准,为不同人群制定适合的培训教材。

  3. 加大资源投入:将学校特别是大规模学校AED配备纳入全市急救能力总体规划。

  4. 整合社会资源:卫生健康部门、红十字会应把学校师生纳入“公众卫生应急技能培训”,加大校园急救培训力度。

青少年急救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各方共同努力。通过不断完善急救教育体系,我们有望培养出更多具备急救能力的青少年,为社会营造互助互救的良好氛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