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水经注》中的青州山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水经注》中的青州山水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04326427_121218495

《水经注》是南北朝时期地理学家郦道元在古《水经》的基础上,以注释的形式,全面记述我国河流情况的著作。其中对青州山水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当地的自然景观,也体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情回忆。

《水经注》是南北朝时期地理学家郦道元(约470年-527年)在古《水经》的基础上,以注释的形式,全面记述我国河流情况的著作。郦道元不仅逐条说明各河流的有关情况,而且对每条河流流域内的山川景物有详细描绘,因此《水经注》被称为“山水散文的集锦、名胜古迹的导游图、风土民情的采访录”。

《水经注》所记录的大小河流有1252条,郦道元为此几乎走遍了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各地,其中山东河流自然也在他的调查访问范围之内。


《水经注》中对济水、汶水等若干河流情况的描写,就是郦道元在山东考察访问的结果。正如郦道元记述济水不能忽略大明湖,写汶水不会对泰山视而不见一样,他记录青州境内的巨洋水时,其流域内的熏冶泉、石膏山不能不记上一笔,淄水、石井水也不会从他笔下流走。

郦道元青少年时代曾随父客居青州,在这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岁月。日后他旧地重游倍感亲切,到撰写《水经注》时,则随意发挥,极富感情。

《水经注》中的“熏冶泉”在今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东南冶源镇海浮山下,相传有神龙潜居,故又名老龙湾,由地下泉水涌出汇集而成。

《水经注》“巨洋水”条“熏冶泉”说:“水色澄明而清冷特异,渊无潜石,浅镂沙文。中有古坛,参差相对。后人微加功饰,以为嬉游之处。南北隧岸凌空,疏木交合。先公以太和中作镇海岱,余总角之年,侍节东州。至若炎夏火流,闲居倦想,提琴命友,嬉娱永日,桂棹寻波,轻林委浪,琴歌既洽,欢情亦畅。是焉栖寄,实可凭衿。”

郦道元以清新细致的笔触,深情回忆了少年时期和朋友们在此泛舟游玩、放声歌唱的情景,展示了“熏冶泉”美丽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

《水经注》“巨洋水”条记录了青州石膏山的方位:“巨洋水又东北,经委粟山东……又东北,洋水注之……洋水又东南,历逢山下,即石膏山也。”其实此山跨临朐、益都(今青州市)两县,在临朐名为逢山,在益都名为石膏山。郦道元描写石膏山时所用笔墨不多,但颇有文采:“……山麓三成,壁立直上。山上有石鼓,鸣则年凶。郭缘生《续述征记》说:‘逢山在广固南三十里,有祠并石人石鼓。齐地将乱,石人则打石鼓,声闻数十里’”。


熏冶泉

《水经注》中“淄水”条说:“阳水(出石膏山)又东北流,石井水注之。”清末杨守敬考察石井水后写道:“石井水……当夏秋霖源之时,水溢出井,西北流经故广县城东为瀑水涧。古名石井者,目其源也。”《青州府志》提到石井水时则说:“瀑水涧,又名石子涧。”

郦道元笔下的石井水则是:“三面积石,高深一匹有余。长津激浪,瀑布而下,澎赑之声,警川聒谷;漰奔之势,状同洪井,北流入阳水。余生长东齐,极游其下。于中阔绝,乃积绵载……”郦道元对石井水从高向低下泄的声音和气势的描述,令人读来如身临其境。

从郦道元所在的南北朝时期,到现在已有1500多年,可喜的是青州熏冶泉经过多年治理,水面已达50亩、深1丈,而且冬暖夏凉。泉南有磐石横卧,有旧刻“铸剑池”三字。池东有一石桥,名叫“雪花桥”,北岸则有“清猗亭”。熏冶泉风景秀丽,现已成为著名旅游景区。让人感到遗憾的是,石井水景区由于长期荒置,未能得到妥善保护,如今已面目全非。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