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从脱贫到百强的绿色转型之路
遵义:从脱贫到百强的绿色转型之路
2021年,贵州省遵义市GDP总量突破4000亿元大关,成为全省首个进入全国百强的城市。这一成就标志着遵义从整体脱贫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展现了这座红色城市的崭新面貌。
从脱贫到振兴:创新模式引领农村发展
在脱贫攻坚战中,遵义市创新性地提出了"三统三分"路径,即统筹整合资源、分清股权归属,统筹平台渠道、分级经营销售,统筹品牌打造、分散适度规模。通过建设"乡村振兴服务站",遵义市成功破解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题。
"乡村振兴服务站"采取村村抱团发展、村企村社联动的方式,整合各类资源资金。目前,全市已统筹整合各类资金1.26亿元,建成运营281个"乡村振兴服务站"。这一模式不仅解决了村集体资源资产分散的问题,还提高了村级集体经济的组织化、规模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
产业结构调整:新能源汽车产业引领绿色转型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遵义市将目光投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根据《关于加快推动"电动遵义"建设实施方案》,遵义市计划到2026年实现新能源汽车在新车销售中占比达到45%,建成充换电站660座以上,充电桩28500个以上,其中公共桩8500个以上,私有充电桩达到20000个以上,充电服务能力达到50万千瓦。
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遵义市将从完善基础设施、创新服务模式、培育产业生态等多个维度发力。具体措施包括:完善充换电设施空间布局,推进公共停车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公共停车位充电秩序维护,加快建设城乡公共充电设施,保障充换电设施土地供给,推进居住社区充电设施建设,推动换电设备设施的互通互换。
同时,遵义市还将创新发展城市货运配送服务,构建绿色城市配送体系,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通过推广使用新能源货运配送车辆、优化末端配送网点布局、推动货运配送设施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共用,进一步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
未来展望:打造西部新能源产业功能区
遵义市的未来发展将聚焦于绿色低碳经济体系的构建。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遵义市将打造西部新能源产业功能区,培育形成充换电基础设施体系健全的新格局。
为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遵义市将强化政策支持,包括落实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政策、研究制定新能源车辆优惠政策、扩大新能源货车城区通行权限、开展货运车辆超限超载专项治理行动、强化新能源汽车金融支持、鼓励开展促销活动等。
遵义市的发展经验表明,通过创新的体制机制和科学的产业规划,一个曾经的贫困地区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引擎。这一成功案例不仅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更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