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深呼吸:让你的身心更健康!
中医深呼吸:让你的身心更健康!
“呼吸到脐,寿与天齐。”这句古老的中医养生智慧,道出了深呼吸在健康长寿中的重要作用。在中医理论中,深呼吸被称为“调息”,是养生保健的重要环节。通过调息,不仅可以增强肺的功能,调理肺气,缓解压力,改善睡眠,还能促进气血流通,从而提高身体免疫力和健康水平。
中医深呼吸的原理与作用
中医深呼吸的核心是腹式呼吸法,即通过鼻子缓慢吸气,感受腹部逐渐鼓起,稍作停顿后,缓缓通过嘴巴呼气,腹部随之下降。这种呼吸方式与孩童自然的呼吸状态相似,能够充分调动人体的膈肌,达到按摩内脏的效果。
腹式呼吸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增固肺气:中医认为,肺主气,司呼吸。肺气充足不仅能增强呼吸能力,还能提升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减少感冒和其他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润泽皮肤:中医说“肺主皮毛”,肺气充足能使皮肤得到滋养,保持紧致光泽。对于皮肤粗糙、毛孔增大的问题,通过腹式呼吸锻炼肺气,能取得显著效果。
按摩内脏:腹式呼吸时,腹部的起伏运动能有效按摩内脏,促进胃肠蠕动。同时,这种运动还能刺激腹部的经络,如任脉、肾经、胃经等,有助于气血流通。
气血回流:在进行腹式呼吸的过程中,全身的气血可以更充分地回流入内脏,对脑卒中、高血压、眩晕等疾病的保健和康复非常有益。
愉悦心情:深呼吸能使人吸入更多氧气,放慢紧张的情绪,令人精神愉悦。当心情烦躁时,通过深呼吸可以迅速平静下来。
升清降浊:腹式呼吸能促进脾胃的健运功能,使清气上升,浊气下降。这对改善老年人的肺气肿、便秘等问题都有帮助。
具体操作方法
腹式呼吸的操作步骤如下:
起始姿势:全身放松,可选择站姿或坐姿,两手放松如抱气球置于腹前。
阖丹田:随着吸气,双手微微内收,腹部微向内收,同时假想吸入之气、抱球之气与全身之气汇合于丹田,并由丹田向命门处紧缩。
开丹田:吸气到尽头,略作停顿,之后随着呼气,全身放松。假想全身之气由丹田向四肢百骸舒展。
渐入佳境:呼气至尽头,略作停顿,缓缓吸气,重复前面吸气的要领。随着练习次数增多,对呼吸方法的操作熟练掌握后,中间停顿时间逐渐加长。如此反复练习呼吸与丹田开阖,每次半小时。最初7次,呼吸丹田的开阖幅度可大,7次之后幅度越来越小,全身放松,速度自然而然逐渐变慢(要自然变慢,切忌强迫变慢),呼吸变得细微,并逐渐变得绵长细匀。最后若有若无,此为进入佳境。
在练习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要点:
吸气时丹田紧张,呼气时丹田放松。呼气与吸气配合小腹一起一伏。吸气时,腹部由前面丹田向命门处靠拢;呼气时,腹部由命门向前面放松。
丹田开阖与呼吸皆要求缓慢,柔和,连绵不绝,自然而然。随着练习次数增多,呼吸逐渐越来越慢,动作越来越细微。整个动作与呼吸不能用拙力,不能勉强。一定要放松自然,内气方能和畅充实。勉强用力很容易心烦气躁,内气浮躁紊乱。通过锻炼腹式呼吸,可以使我们的呼吸变得深、长、细、匀。把全身的呼吸由肚脐吸向命门,再由命门归入肚脐,这样反复地进行锻炼,使小腹一起一伏,从而达到丹田呼吸养生的功效。
呼气尽后,停顿数秒钟,整个身心静止安详,进入休息之境,此之谓“息”。古人云“息长则命长”。身心与呼吸配合协调之后,充分休息,精气神得到滋养与充实,生命力恢复旺盛,寿命延长。在进行腹式呼吸的时候,心态一定要安详空灵,从而让心胸扩展,达到身心统调的效果。
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中医深呼吸的养生价值日益凸显。它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呼吸练习,更是一种有效的身心调养方法。
改善睡眠质量:睡前进行深呼吸配合手抚肚脐,可以帮助气血下沉,达到气沉丹田,安神定志的效果,更容易入睡。
缓解压力:通过深呼吸和静心冥想,可以放松身心,缓解焦虑,使心神安定,从而更容易入睡。
增强免疫力:深呼吸能促进全身气血循环,增强肺功能,提高身体抵抗力。
调节心理状态:深呼吸配合静心冥想,可以帮助放松身心,缓解焦虑,使心神安定,从而更容易入睡。
改善消化功能:腹式呼吸时腹部的运动会带动中焦脾胃的健运,促进消化吸收。
美容养颜:通过调理肺气,可以改善皮肤状态,使皮肤细腻有光泽。
中医深呼吸(调息)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养生方法,不需要任何器械,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但需要注意的是,初学者最好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方法正确,避免因操作不当带来不适。同时,调息讲究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获得最佳效果。
在当今社会,人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中医深呼吸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养生之道。通过每天坚持练习,我们不仅可以改善身体健康,提升免疫力,还能调节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每天抽出几分钟,通过深呼吸来滋养身心,迎接更加健康、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