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永生技术:人类真的准备好了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永生技术:人类真的准备好了吗?

引用
一财网
11
来源
1.
https://m.yicai.com/news/102159088.html
2.
https://www.sohu.com/a/847076980_120005162
3.
https://www.sohu.com/a/819098683_121798711
4.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246326
5.
http://www.xinhuanet.com/tech/20240509/0864aab7c2624ce98a1b6743c4f859d5/c.html
6.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349843
7.
https://m.21jingji.com/article/20240322/herald/6e2ab1963d8f051f97a92363b750c3a4.html
8.
http://www.news.cn/mrdx/2024-04/08/c_1310770432.htm
9.
https://www.yzwb.net/zncontent/3762427.html
10.
http://www.news.cn/20240417/fc72d7c06d5d4c01a7641614772f338d/c.html
11.
https://tisi.org/27658/

人类对永生的渴望自古以来就未曾停歇。从古代帝王的炼丹求仙,到现代科技的延寿研究,这一梦想始终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永生技术从科幻逐渐走向现实,却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争议。

01

技术可行性与现实挑战

清华大学战略新兴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胡麒牧认为,人类永生的实现需要建立在系统性、整体性的科技发展基础上。他指出,虽然当前的技术框架下,人们已经在尝试多种延长寿命的方法,如干细胞注射、器官移植克隆、美容养颜和科学运动等,但病毒和细菌也在不断进化,阻碍着人类实现永生的畅想。

02

社会影响与资源分配

特斯拉和SpaceX的掌门人埃隆·马斯克对永生技术持谨慎态度。他认为,活得太久可能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永生可能会使人们变得不愿改变自己的想法,从而抑制新思想的产生"。此外,永生技术还可能带来资源分配的难题。胡麒牧教授指出,所有新兴技术诞生的第一瞬间往往惠及的是"有钱人",这可能导致技术垄断和社会资源分配不公。例如,如果人们都实现了永生,养老金制度将如何维持?地球的资源承载力是否能够支撑无限增长的人口?

03

伦理争议与风险

AI"复活"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窥探永生技术可能引发的伦理争议的窗口。今年清明节前后,一些商家在电商和社交平台上推出AI"复活"服务,声称只需一张照片和一段录音,就能让逝者在数字世界中"永生"。这一技术引发了多重争议:

  • 个人权益与隐私:在未获得逝者近亲属授权的情况下,擅自使用逝者面容进行商业推广,涉嫌侵犯肖像权和名誉权。
  • 数据安全:AI"复活"需要处理大量个人敏感数据,如面部表情、语音语调等,数据一旦被滥用或泄露,会对用户隐私造成威胁。
  • 法律风险:AI"复活"可能被用于伪造遗嘱等违法活动,给司法鉴定带来挑战。

04

公众态度与价值冲突

从技术实践角度来看,数字生命主要包含了人工智能程序、虚拟数字人、数字永生等三类技术实践。这些技术在形式上一脉相承,但分别指向不同的"生命想象"。然而,生命数字化进程也暴露了技术主义与人文主义之间的价值冲突:

  • 技术主义:强调生命可以被测量、被数字化,主张无条件加速AI技术创新。
  • 人文主义:关注数字生命的权力风险、死亡创伤等议题,强调技术发展应与人类价值观对齐。

05

结论

永生技术的发展面临着技术、社会、伦理等多重挑战。虽然从技术角度来看,人类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实现某种程度的"永生",但这一技术带来的社会影响和伦理问题不容忽视。正如马斯克所言,永生可能会抑制新思想的产生;而胡麒牧教授也指出,永生技术需要与相应的制度设计协同进步,才能避免资源分配不公等问题。因此,在追求永生技术的同时,我们更需要思考如何在技术创新与伦理约束之间寻找平衡,确保技术发展真正服务于人类的整体福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