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医师分享疼痛分级新观念!止痛药成分告诉你,对症下药更安全有效
专业医师分享疼痛分级新观念!止痛药成分告诉你,对症下药更安全有效
疼痛总是困扰着你吗?双北药师公会曾针对18岁以上的国人进行「疼痛认知行为调查」,结果显 示,国人有5成曾每周出现1次以上的疼痛,以疼痛种类来看,肌肉痠痛、头痛、关节痛为最常见的3大疼痛。当疼痛突然来袭,影响生活,止痛药可帮助缓解疼痛,但琳瑯满目的止痛药如何选择?如何正确使用止痛药?这次邀 请到了家医科主治医师林嘉俊医师,来为大家解说明止痛药的成分比较与注意事 项!
2大原因让现代人变成疼痛人!建立疼痛分級觀念,对症下药缓解疼痛
林嘉俊医师指出:(1)台湾老年人口比例增加,身体退化造成疼痛问题更 为普遍,(2)现代生活方式的不良影响,使得疼痛族群也有年轻化趋势,包含久坐、不运动,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肥胖比例逐年上升,高压环境让焦虑、忧郁等心理问题加劇;以上2大原因都让疼痛问题愈来愈普遍,还提高了对疼痛的敏感度。
值得留意的是,一味忍痛会对生活品质造成负面影响,正确地选择并使用止痛药,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帮助维护生活品质。林嘉俊医师提醒,建立疼痛分级的观念很重要,根据疼痛程度的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缓解方式。
以市面常见止痛药成分为例,「如果是面对一般较轻微的头痛、轻度关节痛、经痛等,可以选择乙醯胺酚成分的止痛药,乙醯胺酚温和有效,是医师常用于治疗疼痛的第一线用药」,林嘉俊医师说明,「当疼痛合并明显 的发炎反应时,再使用具有消炎效果的非类固醇类消炎药」。
乙醯胺酚止痛药的副作用较少、过敏风险低!医:这样使用更加安全有效
林嘉俊医师指出,乙醯胺酚的最大优势在于「安全性」,相较于非类固醇类消炎药,乙醯胺酚的副作用较少,尤其对肾脏、胃部等系统造成的负担较小,且乙醯胺酚引发过敏反应的风险也比较低。这使得乙醯胺酚在用药上更 为广泛,使用时相对负担较低,因此常用作治疗疼痛的第一线用药。
一般建议成人使用乙醯胺酚时,每日最大剂量不应超过4000毫克(4克)。市面上常见的乙醯胺酚剂型通常在每次500到1000毫克之间。因此,使用时应间隔4-6小时服用一次,避免过度频繁地使用,让药物有足够时间发挥效果,而不会过度消耗身体,也能确保在安全的范围内使用。
林嘉俊医师也提醒,部分止痛药成分是複合配方,可能是同时含有2种以上止痛成分,也可能是加入肌肉鬆弛剂、抗组织胺等其他成分,对于本身有在服用慢性病药物的人来说,複方止痛药可能会造成不同药物的交互作用而引發风险,建议在使用前,务必先跟医师咨询后再使用。
表格:常见止痛药成分及注意事项
如果疼痛持续或加剧,或者不确定应该选择哪一类药物,最好还是寻求医师的建议。医师可以根据具体的症状和情况,提供更合适的药物选择,并给出合理的使用建议。这样不仅能达到最佳的疗效,还能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本文原文来自edh.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