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合肥都市圈崛起的秘密
长三角一体化:合肥都市圈崛起的秘密
2024年,合肥都市圈发展规划获批实施,正式跻身国家级都市圈。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一极,合肥都市圈正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强大的创新能力,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引擎。
合肥都市圈: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增长极
合肥都市圈包括合肥市全域,以及淮南市寿县,六安市金安区和舒城县,芜湖市无为市,马鞍山市含山县,滁州市定远县,安庆市桐城市,总面积2.49万平方公里。作为安徽省省会,合肥被定位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其核心功能是“中部先进制造业基地、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
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中,合肥都市圈承担着重要使命。根据《合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合肥将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融入G60科创走廊建设,助力合肥、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共创,合力培育“长三角科创圈”。
创新驱动:合肥都市圈的发展密码
合肥都市圈的发展成就令人瞩目。2024年第一季度,合肥地区生产总值达2772.1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在全国万亿城市中增速位居第二。这些亮眼的数据背后,是合肥都市圈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的持续发力。
合肥都市圈拥有多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如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合肥光源等。合肥高新区万人有效发明专利近600件,科技创新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在产业方面,合肥都市圈已形成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包括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等。
值得一提的是,合肥首次跻身全国十强独角兽城市,拥有6家独角兽企业,涵盖半导体、新材料、消费电子、食品饮料、新能源、量子科技等多个行业领域。这些企业不仅展现了合肥都市圈的创新实力,也为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未来展望:打造千万人口的现代化都市圈
根据规划,合肥都市圈将打造“一城两廊”科技创新空间格局,引导创新空间与生态空间有机融合。规划期内,合肥将新增城镇开发边界556.2平方公里,为实现千万人口、万亿GDP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保障。
在交通方面,合肥将打造链接全球、畅通全国、辐射全省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陆路上,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航运上,推进港口与内河航道协调发展,支持江河联运、干支联运,建设一体化港口群。
此外,合肥都市圈还将注重民生改善和生态建设。规划提出打造新“翡翠项链”和“1412”公共活动中心体系,构建“背岭面湖、众水汇巢、亲山亲水”的山水格局特色,让市民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一极,合肥都市圈正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强大的创新能力,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引擎。未来,合肥都市圈将继续发挥其科技创新策源地的作用,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