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觉异常竟影响心理健康?专家揭秘真相
嗅觉异常竟影响心理健康?专家揭秘真相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全球数十亿人陷入困境。除了发热、咳嗽等常见症状外,许多感染者还经历了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嗅觉丧失。这种看似简单的生理变化,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心理健康问题。
瑞典心理学家约纳斯·奥洛夫斯曼在其新书《被遗忘的感官》中指出,我们正生活在一个“视觉时代”。在一项针对英国人的调查中,竟然只有不到1%的人认为嗅觉是最重要的感觉。这种对嗅觉的忽视,可能让我们付出了意想不到的代价。
事实上,嗅觉与我们的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科学研究发现,嗅觉与大脑的情绪中枢和记忆中枢直接相连。当你闻到新鲜出炉的面包香味时,脑海中浮现出的可能是童年的美好回忆;而某种香水的味道,或许会勾起你一段刻骨铭心的情感经历。这种独特的联系,使得嗅觉在影响我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更令人担忧的是,嗅觉丧失不仅影响社交关系,还可能导致食欲减退、性欲下降等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据统计,全球约有5%的人口完全失去嗅觉,15-20%的人则经历部分嗅觉丧失。而在新冠疫情之后,这一比例可能进一步上升。
幸运的是,研究表明,嗅觉是人体中少数具有再生能力的感觉之一。通过“嗅觉训练”,许多人在新冠感染后成功恢复了嗅觉功能。这种训练方法非常简单:每天选择几种具有强烈气味的物质,如柠檬、玫瑰、丁香等,每次嗅闻10-20秒,每天重复2次。这种看似简单的练习,却能帮助大脑重新建立神经连接,恢复对气味的识别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嗅觉训练不仅能改善嗅觉功能,还能缓解抑郁症状,改善认知功能。对于老年人和痴呆症患者来说,这种训练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
在这个“视觉时代”,我们或许应该重新审视嗅觉的重要性。正如约纳斯·奥洛夫斯曼所说,嗅觉不仅仅是感知气味的工具,更是连接我们情感、记忆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桥梁。让我们从现在开始,重视并保护好这一被遗忘的感官,为自己的身心健康增添一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