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骑手体检乱象:30元就能买到的“健康证”
外卖骑手体检乱象:30元就能买到的“健康证”
“无需体检,30元包过。”只需提交照片、姓名和所在城市等基本信息,一张假健康证半小时就能出炉。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假证不仅能通过外卖平台的审核,甚至在多个配送站点被默认为“可用”。这一现象揭示了外卖骑手体检制度存在的严重漏洞。
假健康证泛滥:30元就能“买”到的健康证明
“健康证30元包过!”“骑手专用,通过付钱!”在公开的社交平台上,这样的广告随处可见。一位外卖行业人士程雨(化名)透露,假健康证日益泛滥,一些代办人员专门为此提供服务,而外卖平台对此似乎持默认态度。
记者暗访发现,只需花费30元,提交照片、姓名和跑单城市等信息,不出半小时就能获得一张“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合格证明”。这张假证不仅包含姓名和照片,还有编号、体检单位、有效期等信息,甚至盖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红色印章,真假难辨。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假证不仅能通过美团众包平台的审核,郑州多个美团站点的人事招聘工作人员也表示假健康证“可以使用”“无需再另外体检办证”。有的站点甚至直接安排骑手找中介集体办假证。
体检要求形同虚设:平台与站点的监管缺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法规明确规定,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公共场所服务等行业的从业人员必须办理健康证。外卖骑手作为送餐服务人员,属于这五大从业人员之列。
通常,办理健康证需要到所在地医院或疾控中心进行体检,筛查的疾病主要包括痢疾、伤寒、活动期肺结核、皮肤病(传染性)和其他有传染性的疾病。如果查出患有这些疾病,则不得从事直接接触入口食品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外卖平台和配送站点对健康证的审核却形同虚设。一位外卖站点工作人员透露,上传健康证后,成熟骑手一次可以同时挂7—12单,而不上传健康证则会被限制一次性接单量,只能接“顺路单”不超过2—5单。这种管理方式无疑助长了假证的泛滥。
健康风险隐患:公共卫生安全的潜在威胁
假健康证的泛滥不仅违反了法律法规,更带来了严重的公共卫生安全隐患。中国卫生法学会副会长郑雪倩指出,这些服务行业的从业者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公共卫生安全。如果从业人员不体检就能拿到健康证,存在造成传染源传播的风险。
平台责任与监管漏洞
河南予瑞律师事务所李华阳律师表示,健康证属于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办理的国家证件,制售假健康证违反了《刑法》的规定,应当受到刑事处罚。外卖平台应当履行审核监管职责,如果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骑手使用的健康证系伪造,仍然审核通过,行政执法部门可以予以行政处罚。
然而,由于健康证没有统一的样式和编号,各个城市乃至各个医院发证的样式都不同,无法通过编号查询,导致真假难辨。监管部门在日常检查中通常只能检查是否过期、核对信息等,无法在现场进行有效判断。这使得制售假证的产业链屡禁不绝。
政策新规带来新希望
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面临的各种权益保障问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近期发布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规则公示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服务指南》三份新办法。
其中明确要求,企业与工会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代表协商合理确定劳动者连续最长接单时间和每日最长工作时间。劳动者工作时间达到上限的,系统应推送休息提示,并停止推送订单一定时间,以保障劳动者获得必要休息时间,防止劳动者过度劳动。
此外,平台企业要向依托平台就业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公开订单分配、报酬及支付、工作时间和休息、职业健康与安全、服务规范等与劳动者基本权益直接相关的规章制度、格式合同条款、算法规则及其运行机制等。
这些新规的出台,为外卖骑手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护提供了更加清晰的指引,有望推动平台企业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对外卖骑手的健康和权益保障。
结语
外卖骑手的健康问题不仅关乎个人权益,更关系到公共卫生安全。假健康证的泛滥暴露了行业监管的漏洞,而新政策的出台为解决这一问题带来了希望。我们期待平台企业能够严格落实相关规定,加强对外卖骑手的健康管理,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健康证的行为,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外卖配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