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海咸水歌:歌词里的海洋风情
广西北海咸水歌:歌词里的海洋风情
“侨港四季好风光,各行各业生意旺。海风清凉沙滩靓,满街美食任你尝。”84岁的越南归侨郭亚十用一段疍家咸水歌,描绘出自己心目中的家乡广西北海市侨港镇之美。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海咸水歌代表性传承人,郭亚十出生在越南婆湾岛,祖辈都是以海为生的疍家人。在她的心中,咸水歌不仅是疍家人的口头语言文化,更是疍家人的精神食粮。
咸水歌是疍家人在长期的渔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创造并传唱的一种民间歌曲形式。它以即兴演唱为主,歌词内容贴近生活,旋律悠扬,反映了疍家人的喜怒哀乐和文化特色。咸水歌的歌词多为七言四句结构,常使用比兴、对偶等修辞手法,涵盖生产、生活、爱情等多个方面。曲调分为叹调、哥兄调等多种类型,采用五声征调式或羽调式,演唱形式包括独唱、对唱等。
在侨港镇,咸水歌不仅是传统艺术形式,还被创新性地融入现代元素。符广昌不仅能唱传统咸水歌,还能结合时代特点创作,让咸水歌更贴近生活。“三月三,三月三,阿哥吹号在海滩;千舟万船去捕鱼,拉起鱼虾满柜放。三月三,三月三,阿妹山脚摘鸡藤;鸡藤刷籺香又甜,阿哥阿妹笑开颜……”这首由符广昌和孙女符耀尹为“广西三月三”共同创作的疍家新编咸水歌《北海三月三》,近年来以MV的形式亮相互联网。
然而,咸水歌的传承也面临着困境。中央音乐学院博士、南宁师范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院长黄妙秋认为,传唱群体年龄偏大、疍民上岸后从事其他行业脱离了原来海上的生产生活环境以及居住分散等因素,让北海咸水歌面临传承困境。除加大收集整理保护力度和走进校园开展传承外,还可探索通过网络直播、短视频、MV、云歌会等新的表现和传播形式,吸引年轻群体关注和传承咸水歌。
“没有体验过异国的苦难经历,很难体会到我们归侨今日的扬眉吐气。”郭亚十说。如今,儿女均已事业有成的郭亚十搬进了新公寓楼,常与一群热爱咸水歌的老归侨相约饮早茶、“叹”(唱)咸水歌,或受邀到当地小学教孩子们唱咸水歌,她希望通过咸水歌的传唱,唤起侨港疍民对疍家渔歌的记忆,吸引更多年轻人了解并喜欢上古老的疍家渔歌,让咸水歌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