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训练拯救胳膊外弯!
康复训练拯救胳膊外弯!
一位14岁举重运动员因肘关节脱位合并骨折,通过手术和康复训练成功恢复。这个案例生动展示了康复训练在治疗中的重要性。
胳膊向外弯曲在很多情况下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也可能由某些疾病或外伤引起。正常人手臂伸直时,前臂会自然向外侧偏斜约10°至15°,这种角度被称为提携角。女性的提携角通常比男性更大,这是正常的生理差异。但如果胳膊向外弯曲超出正常范围,可能是以下问题导致:
- 先天性因素:如先天发育异常、遗传等。
- 外伤:骨折(尤其是肱骨或肘关节骨折)愈合不良可能导致畸形。
- 关节炎:包括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会引起关节变形。
- 肌肉损伤:肌肉力量减弱或萎缩也可能影响手臂形态。
- 神经损伤:支配手臂的神经受损会导致肌肉功能障碍。
如果发现胳膊外弯异常,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治疗方法主要包括:
- 锻炼:通过增强肌肉和韧带的力量与灵活性来改善症状。
-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畸形,可考虑整形手术矫正。
- 使用矫形器:轻度弯曲可通过矫形器进行纠正。
其中,康复训练是改善胳膊外弯的重要非手术治疗方法。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康复训练方法:
肩关节松动训练
通过肩关节松动术改善肩关节的附属运动和生理运动,肩关节的附属运动有分离、滑动、挤压、摆动、长轴牵引;肩关节的生理运动有屈曲、后伸、外展、内收、水平外展,水平内收、外旋、内旋的活动度。通过放松肩胛骨周围的肌肉和软组织,通过对肩胛骨的松动来扩大肩胛骨的活动范围,增加肩胛骨的运动协调性。
牵伸训练
通过放松肩关节周围紧张、黏连或者挛缩的肌肉和关节囊等软组织,改善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紧张度;通过肩关节松动术改善肩关节的附属运动和生理运动;通过牵伸训练来增加软组织的延展性,从而解决软组织黏连、挛缩的状态,增加肩关节活动范围,改善肩关节的运动协调性,恢复肩肱节律。
钟摆运动
身体前倾,把一只手放在桌子上支持身体,让另一只手自由的垂直向下。然后像钟摆一样轻轻地摆动手臂向前、向后和环转。左右手重复练习。注意不要把手绕到背部,注意膝关节的位置。一组10次,每天两组。一周5-6天练习。
爬墙运动
身体距离墙30-50厘米直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挺胸抬首直腰收腹,用双手食指、中指交替在墙上向上爬行至能达到的最高点,停留5-10秒钟,然后缓慢爬墙至最低位置。注意爬墙过程中肘关节伸直,不能耸肩,不能挺肚子,进行肩前屈被动前伸。一组8-10次,每天3组。一周5-6天练习。每天爬墙时脚站立的位置用记号标出,每天手指到达最高点用记号标出,可以进行自我评估。
被动后伸
用患侧手握住一根棍子,健侧手握住另外一端,身体保持直立,两脚并拢,用健侧手将棍子向后轻推至能达到的最大位置,使肩关节被动后伸牵拉。注意髋关节保持向前,不能出现躯干旋转。保持10秒,一组5个,每天三组。一周5-6天练习。
被动外展
用健侧手在身前握住一根棍子,患侧手轻轻的抓住木棍的另一端,在无痛范围内向患侧方向推木棍,使患肩被动外展。保持30秒,然后放松30秒。注意身体始终保持正直,一组5次,每天两组。一周5-6天练习。
被动内旋
用健侧手在背后握住一根棍子,患侧手轻轻的抓住木棍的另一端。将水平杆拉到一边,使肩膀被动伸展,注意在无痛范围内拉伸。以感受到肩前部拉伸感为准。保持30秒,然后放松30秒。注意拉动棍子时不要弯腰或者扭腰到一边。一组5次,每天两组。一周5-6天练习。
被动外旋
双肘关节屈曲在身体两侧,用健侧手抓住木棍,在身前用患侧手抓住木棍的另一端,在无痛范围内向水平方向推木棍。保持30秒,然后放松30秒。注意保持髋关节向前,不要产生扭动。一组5次,每天两组。一周5-6天练习。
被动水平内收
身体直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用健侧上肢屈肘抱住患侧上肢肘关节位置,患侧上肢伸直,将健侧上肢缓慢持续发力将患侧上肢被动贴近胸壁,停留5秒。一组5个,一天3-5组,一周5-6次练习。
当肩痛明显减轻后可开始肩周力量训练,点击以下链接开启肩袖损伤康复训练。
50+的肩痛就是五十肩吗?| 肩袖损伤的康复治疗
随着科技的发展,康复训练也迎来了新的突破。人体动作识别(HAR)技术通过动作捕捉和深度学习实现精准康复指导。同时,新型康复设备如Luna EMG、希望之手等,能够帮助中风患者恢复手臂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康复训练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盲目训练。同时,康复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患者保持信心和耐心,坚持训练才能看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