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止咳水”成瘾危机青少年心理健康
警惕!“止咳水”成瘾危机青少年心理健康
“止咳水”这种看似普通的药物,近年来却在青少年群体中悄然流行,甚至成为一种危险的“时尚”。然而,这种含有可待因和麻黄碱的止咳药水,实际上是一种具有高度成瘾性和严重危害的精神药品。
止咳水:隐藏的毒品
止咳水的主要成分是磷酸可待因和盐酸麻黄碱。可待因是鸦片中含有的生物碱,作用与吗啡、海洛因相似,能产生快感和幻觉;麻黄碱则是一种肾上腺素药,能刺激中枢神经兴奋度,是制冰毒和摇头丸的主要原料。这两种成分都具有极高的成瘾性,一旦滥用就会产生严重的身体和心理依赖。
过度滥用止咳水会导致抽筋、神智失常、中毒性精神病、昏迷、心跳停止及呼吸停顿,进而引起窒息死亡。长期、无节制地滥用则会对人体的肾脏、肝脏等脏器以及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出现内分泌紊乱、低钾血症、便秘、恶心、情绪不稳定、睡眠失调、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癫痫、神志不清等症状。
青少年滥用止咳水的现状
止咳水在青少年中的滥用现象日益严重。在一些娱乐场所,止咳水与饮料混合饮用,被称为“紫水”,因其紫色的外观而得名。美国缉毒署的报告显示,每10个青少年中就有1个承认曾使用过“紫水”。在国内,2012年沈阳禁毒部门在娱乐场所检查时发现,超过一半的人在当日服用了曲马多或止咳水,其中年龄最大的30岁,最小的只有14岁,主要以14岁至25岁青少年为主。
为何止咳水在青少年中流行?
调查结果显示,止咳水的来源主要是“自己购买”和“来自家里”。青少年滥用止咳水的原因包括:听说可解除疲劳和提高精力、好奇心驱使、寻求刺激、解除压力烦恼、无聊寻求刺激、无法忍受戒断症状等。首次使用止咳水的场所大多数都是在家里,多次使用的场所有歌舞厅、家里、学校、网吧。
影响青少年滥用止咳水的因素包括:地区、学校性质、性别、居住情况、零花钱、学习压力、业余安排、有无社会朋友、吸烟、饮酒、与老师关系、对止咳水危害的认识、身边有无药物滥用者等。滥用止咳水的在校中学生以职业中学、低年级、男生为主,尤其是有吸烟、饮酒习惯的学生以及有社会青年朋友的学生。
严格管控,刻不容缓
鉴于止咳水的严重危害,我国对止咳水的管理日益严格。2000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含可待因成分的止咳水列为处方药管理。2005年,明确规定零售药店必须凭处方销售止咳水。2015年5月1日起,止咳水被列为第二类精神药品进行管理,单方处方量不得超过7天的用量,且18岁以下未成年人禁止服用。
然而,要彻底遏制止咳水的滥用,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家长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监管,学校要开展药物滥用预防教育,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制度,药品经营企业要严格遵守销售规定,社会各界要共同营造健康、安全的社会环境。
止咳水不是普通的止咳药,而是具有高度成瘾性和严重危害的精神药品。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滥用止咳水不仅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还可能导致行为失控,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青少年营造一个远离毒品、健康成长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