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妹相认惩恶扬善:梁赛金一碗擀面诉往事
兄妹相认惩恶扬善:梁赛金一碗擀面诉往事
《梁赛金擀面》又名《罗裙记》或《兄妹会》,讲述了明朝嘉靖年间卫辉府向阳村梁赛金和梁子玉兄妹的故事。这对从小家遭不幸、手足分离的兄妹,在十年后重逢,最终报仇雪耻。这个故事被演绎成各种戏曲形式,虽然只有三个人物——梁赛金、梁子玉、李堂倌,但流传广泛,赞扬了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的主题。
让我们从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的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版的《书词八种》之《梁赛金擀面》的唱词中,解读这段兄妹相认报仇雪耻的故事。该书词采用自右至左、自上而下的传统阅读习惯石印,书词使用白话文语言,并配以插图。书词基本以七字句形式记述,语言简练,合辙押韵,说唱起来朗朗上口。书词就是讲评书的讲词,又称说书书词。说书、讲书、评书,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口头讲说表演艺术形式,一人演说,通过叙述情节、描写景象、模拟人物、评议事理等艺术手段,复演历史及现代故事。在宋代开始流行。各地的说书人以自己的方言对人说着不同的故事,因此也是方言文化的一部分。
《梁赛金擀面》开篇讲述梁家所发生变故的起因。书词内容为:“闲言莫论正本云,大明坐下嘉靖君。社稷普安年丰稔,国家出了一奇文。这事出在直隶地,诸位不知请听云。此人家住卫辉府,城南十里向阳村。姓梁公平是富户,他的夫人鄂素贞。夫人吃斋好行善,修下儿女两个人。公子名唤梁子玉,小姐乳名梁赛金。子玉进京去赶考,一去六年无音信。不料公平生淫性,又娶二房进家门。恶妇到家生疾妬,哄的员外变了心。亲生女儿不疼爱,将妻看待陌路人。终日吵骂身受气,后来一怒赶出门。逼的素贞无去路,羊棚以内去安身。多亏赛金那小姐,劝解他父装回心。便使夫人领家下,母女西楼把身存。恶妇复又生歹意,要害母女命归阴。暗将僧衣身边带,假意赔情进楼门。母女一见心欢喜,拿着恶念当好心。恶妇坐下把话讲,听说姑娘绣罗裙。今日看看好不好,说着急忙站起身。自己打开姑娘柜,找出那件绣花裙。暗将衣服塞在柜,母女两个不知闻。回房去对员外讲,他说母女有外心。员外一听不凭信,即到西楼验假真。柜中翻出僧衣帽,员外一见怒气生,竟有这等苟且事,手指母女骂贱人。。。。。。”紧接着就是梁赛金和梁子玉童年失散,赛金流落街头,为好心的小店堂倌李子明(李堂倌)收留,认作义女。
十年后,子玉得中高官,于回乡寻妹途中巧遇赛金父女,兄妹团圆。此时的梁子玉已是头戴乌纱帽,身穿蟒袍,八府巡按大老爷,而且这位大老爷年纪轻轻,一表人才,只是脾气有些怪。他来了饭馆,一不要酒,二不点肉,只要一碗清汤叫“五湖四海九江八河单凤朝阳汤,九头十八尾刀切龙须”素面。李堂倌听也没听过,这该如何做,若做不出,会降罪八府巡按大人。想到自己如果因此得罪了八府巡按大人,自己获罪也就罢了,可怜他那苦命的女儿。“对了!”想到女儿李老汉急忙去找,“若做不出这面,还是让女儿先逃命去吧!别受自己连累!”李老汉一想到这儿,急忙去寻女儿。十年来父女俩相依为命,虽然这个女儿是自己捡来的孤女,可一直听话孝顺又懂事,比亲女儿还要亲。梁赛金听罢,心中暗想,这正是梁家家传的“五湖四海九江八河丹凤朝阳汤,九头十八尾刀切龙须面”,自己会做。当一碗热气腾腾的素面端到梁子玉面前,八府巡按认出能做出此面的李堂倌的女儿,正是其失散十年的亲妹妹梁赛金。妹妹不信哥哥得中高官,不敢冒然相认,随后盘问起家中三代情,哥哥梁子玉一一答对,兄妹相认,拜谢李堂倌收留照看小妹。然后回到家中将恶妇惩办,故事得以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