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岳飞《满江红》:精忠报国的千古绝唱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岳飞《满江红》:精忠报国的千古绝唱

引用
百度
7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B%A1%E6%B1%9F%E7%BA%A2%C2%B7%E6%80%92%E5%8F%91%E5%86%B2%E5%86%A0/8852069
2.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81222473
3.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3-01-31/doc-imyczzpt0116467.shtml
4.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0417/16/81504468_1076889560.shtml
5.
https://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129/c442005-32613628.html
6.
https://www.ht88.com/article/article_9599_1.html
7.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205/06/15473865_1146039652.shtml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这句流传千古的词句,出自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满江红》。这首词不仅展现了岳飞个人的豪情壮志,更凝结了中华民族“精忠报国”的精神内涵。

01

词作背景与内容

《满江红》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金兵南侵,中原沦陷,岳飞怀着满腔热血投身抗金事业。词的上片以“怒发冲冠”开篇,描绘了作者站在高处,面对潇潇细雨,内心激愤难抑的情景。他仰天长啸,壮志凌云,表达了对国家危难的深切忧虑和对敌人的刻骨仇恨。

下片则进一步抒发了岳飞的雄心壮志。“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句词道出了他对北宋灭亡的痛心疾首,以及对收复失地的强烈渴望。他誓言要“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表达了不屈不挠的战斗意志。最后以“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收尾,展现了他为国尽忠的决心。

02

艺术特色与精神内涵

《满江红》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全词情感激昂,气势磅礴,充满了悲壮之美。岳飞运用了倒叙、直抒胸臆等手法,将个人的壮志豪情与国家的危难紧密相连,展现了深沉的家国情怀。

词中“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两句,既是对过去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展望。岳飞将个人的功名视如尘土,而将收复失地视为毕生追求,这种舍小我、为大我的精神,正是“精忠报国”的真实写照。

03

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关于《满江红》的真伪,学界曾有过争议。但正如学者王曾瑜所言:“岳飞《满江红》词确是充分地体现和抒发了岳飞的爱国情怀。”这首词不仅在南宋时期就有记载,而且在元代的戏曲中也有流传,明代以后更是广为传颂。

在当代,这首词依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它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一种精神象征。每当国家面临危难,这首词总能激发起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它所蕴含的“精忠报国”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岳飞的《满江红》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精神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不仅展现了岳飞个人的英雄气概,更凝结了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在当今时代,这首词依然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