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飘飘》:一部展现20世纪中国主题绘画的鸿篇巨制
《红旗飘飘》:一部展现20世纪中国主题绘画的鸿篇巨制
近日,一部备受瞩目的新书《红旗飘飘——20世纪主题绘画创作研究》正式出版发行。这部由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编著的巨著,历时6年完成,首次全面系统地梳理了20世纪以来中国主题绘画的发展历程,收录了1500多位画家的近4000幅作品,涵盖了油画、国画、版画等多种画种。
陈履生,1956年出生于江苏扬中,1985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他长期从事美术史论研究,曾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中国画研究院研究部主任、中国美术馆学术一部主任等职务,现任中国科技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在美术史研究领域,陈履生已出版《新中国美术图史1949-1966》《革命的时代:延安以来的主题创作研究》等50多部著作,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
《红旗飘飘》一书以中国革命史为线索,将20世纪的主题绘画分为25类,包括“民国”“旗帜”“建党”“长征”“抗日”“解放”“开国”“文革”“开放”等重要历史时期和事件。每个类别都配有详细的背景介绍和艺术分析,不仅展现了艺术家们的创作特色,还揭示了同一主题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
值得一提的是,该书特别收录了大量宣传画作品。宣传画作为1949年以来全国美展中的重要画种,承载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政治烙印。书中收录了罗工柳、蒋兆和、刘继卣等名家的宣传画作品,展现了他们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创作面貌。
此外,该书还对一些经典绘画的不同版本进行了深入研究。例如,书中详细分析了解放初期董希文创作的两个版本的《开国大典》,以及李可染创作的7个版本的《万山红遍》。这些不同版本的对比研究,为读者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使人们能够更全面地理解这些经典作品的创作历程。
《红旗飘飘》的出版,填补了20世纪中国主题绘画研究的空白。它不仅是一部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工具书,更为研究中国近现代美术史提供了丰富的视觉资料。通过这些绘画作品,读者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体会到艺术家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追求和创作特色。
正如陈履生所说:“这些绘画创作作为历史图像所反映出的历史,不仅见证了历史发展的过程,而且成为今天阐释历史的最重要的依据。”《红旗飘飘》的问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们得以通过艺术作品重新审视中国20世纪的历史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