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迷人的泉州歌谣
魅力迷人的泉州歌谣
泉州歌谣是流行于泉州市的闽南语口头韵文作品,以汉语方言为载体,包括民谣和民歌,具有明显的民系族群地域特征。它记录了泉州人的历史变迁,描绘了泉州地方风俗民情和社会情态,显示了泉州人的审美意识和人格精神,是泉州文化的一笔宝贵财富。
吕俊英 摄
泉州歌谣随着泉州人的迁徙而获得传播。跨海开发台湾的泉州先民也将泉州歌谣带到了台湾,成为台湾歌谣的母本。东南亚及世界各地泉州人聚居之处,泉州歌谣也随之传播。因此,收集记录泉州歌谣也就为分析泉州文化和方言提供了原始资料;收集记录泉州歌谣也同样为台湾同胞、海外华裔华人传承中华文化、了解泉州民情、维系与祖籍地的血脉联系,发挥不可低估的作用;收集记录泉州歌谣也为出生在现代生活的泉州人提供一份前人的历史风情、社会知识。
作为地方方言,泉州话缺少应有的书面语形式,所以,泉州歌谣就有了这样一种集体创作、口口相传、谣随时变、版本较多、丰富多彩的特点。在不同的地方,同一题材的歌谣,由于传诵者的不同可能出现不同的版本;同一歌谣在流传过程中,由于异地的原因(如不同乡里、不同县域,或因流向他地)或时间变化的缘故(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境况),也会出现不同的版本。从周长楫和周清海2003年编著的《新加坡闽南话俗语歌谣选》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泉州歌谣在海外传播时常常是多版本的。该书的《雪梅思君》(即《雪梅歌》)就集中了安溪、晋江和永春三个版本。像《拍铁哥》《做人新妇捌道理》《天乌乌》这样的同名歌谣,在泉州地区都各有十多个版本,大约隔几个乡流传的字样就有所不同。虽然如此,但内容还是大同小异的。歌谣传播的口头化特征,已经无法让我们判定谁是正版了。举例如下:
《做人新妇捌道理》
一:南安版
鸡角公,喔喔啼,做人新妇捌道理。
晏晏睏,早早起,起来梳头点胭脂。
出大厅,擦桌椅,落灶骹,洗碗箸;
入房内,做针黹。欢喜兄,欢喜弟;
欢喜家倌好教示,欢喜夫君好情义。
二:鲤城版
做人新妇捌道理,晏晏睏,早早起。
入房内,绣针黹。上大厅,揉桌椅;
洗砛墘,扫深井;甘愿磨甲半小死。
烦恼鸡仔未饲糠,鸭母呣生卵。
烦恼灶前无粗糠,灶后无水缸。
烦恼水井路头远,无人通来相共扛。
一日煮三顿,门口厝边相招问。
洗碗烫碟,烧水泡茶汤。
服侍家倌,应承小姑好心肠。
三:永春版
做人新妇捌道理,晏晏睏,早早起,
起来洗面洗嘴齿。入大厅,擦桌椅;
入房内,绣针黹。烦恼猪无糠,
烦恼鸭无卵,烦恼小郎无田园,
烦恼小姑无嫁妆,烦恼家倌袂食饭。
泉州歌谣深刻反映了泉州的民情风俗和时代变迁,彰显地方特色。例如,童谣《一枝竹仔浮浮浮》中,“柴屐”(木屐)所反映的时代、“掠蛏”的生活地点、“阿母”的称谓传承;《听说戏卜搬》中描绘的热烈场景所告知的时代背景;《园内花开》歌唱新社会的婚姻解放;《粜米的某煮饮糜》展示的旧社会百姓生活;《好茶啉了稠心头》《行船走马命》《打石歌》传达的不同地方的生活特征;《指纹歌》反映的民众旧思想观念;《雪梅歌》表现的传统道德教化。我们试举四例共享。
《一枝竹仔浮浮浮》
一枝竹仔浮浮浮,阿兄叫我去牵牛。
大隻细隻我袂牵,阿兄叫我去掠蛏。
大隻细隻我袂掠,阿兄叫我穿柴屐。
大双细双我袂穿,阿兄趁钱家己用。
阿嫂无钱真侥幸,阿母生囝无路用。
《行船走马命》
洪霆 摄
行船真艰苦,
无风着摇橹,
摇甲目吐吐,
双脚做擂鼓。
行船真艰苦,
食糜配菜脯,
破裘十八补,
木虱生归铺。
行船真艰苦,
四界娶无某,
破病无人顾,
归年睏船肚。
行船真否命,
大风着落碇,
船舵捍袂正,
涌鼓则咧拼。
行船走马命,
生来是否命,
为了活条命,
性命合伊拼。
《好茶啉了稠心头》
郎君呣是食茶客,娘仔呣免去煎茶。
若通两人做阵坐,恰好一壶冰糖茶。
娘仔做人真好礼,看哥则到就煎茶。
娘仔恁厝侪人到,一年茶叶用归头。
一杯茶水味清香,娘仔果然有情人。
好茶也着请好客,今日请我呣着牙。
煎茶着用好柴草,好茶啉了稠心头。
娘仔兮茶真好啉,啉了就知是观音。
茶配摕来排桌顶,互娘呵咾真清心。
敲鼓在内声在外,听说娘仔袂唱歌。
卜来合娘答四句,尾蝶采花看谁输。
娘仔念歌真好听,亲像二弦品仔声。
歌声唱着真幼润,郎君愈听愈青春。
娘仔念歌几落遍,念甲乔哥心相连。
《园内花开》
女:园内花开,气味清香,
尾蝶飞来,对对双双。
男:小姐今年,二八青春,
要找一个,如意郎君。
女:如意郎君,在㐾心内,
呣免汝来,问东问西。
男:吕宋金山,实叻银窟,
卜嫁番客,我猜得出。
女:锄头勤掘,狗屎勤柫,
也是金山,也是银窟。
男:金杯玉碟,烧鸡炒虾,
若是财主,汝就卜嫁。
女:思想封建,规身钱蚬,
叫我嫁伊,我无体面。
男:洋装献领,桐葛朱律,
要嫁少爷,我猜得出。
女:要吃呣作,大开大出,
叫我嫁伊,阿弥陀佛。
男:要嫁啥人,你着开嘴,
若卜是我,跪汝一跪。
蔡碰梅 摄
泉州歌谣是泉州文化的一笔宝贵财富。我们可以从歌谣中了解历史文化面貌、民俗风情;可以利用歌谣传情表意、沟通感情;可以借助歌谣调剂生活、自娱自乐;可以通过歌谣传达道德规范、认识美丑;还可以依据歌谣分析泉州方言古色古香的语言特色。
泉州歌谣易记易传、能诵能唱、和谐悦耳,充满着抒发感受、传承文化、唤起共鸣的艺术魅力,深受泉州人的喜爱,因此也获得长期的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