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安全教育日:儿童交通安全不容忽视
全国安全教育日:儿童交通安全不容忽视
在第28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我们必须再次敲响儿童交通安全的警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的《2023年道路安全全球现状报告》,道路交通事故仍是5至29岁儿童和青年的主要杀手,每年造成119万人死亡,相当于每天有超过3200人因交通事故丧生。
面对如此触目惊心的数据,我们不禁要问:如何才能守护好孩子们的安全?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我们又该如何正确引导孩子遵守交通规则,树立安全意识?
儿童交通安全教育的核心内容
正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正确规范地使用与儿童年龄和身高相符的乘车安全约束系统(安全座椅和/或增高垫),可以很好地实现对乘车儿童的保护作用,死亡风险可降低54%至80%。
步行安全:教育儿童识别交通信号灯,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或过街天桥,不要闯红灯或翻越护栏,不走机动车道,不在车辆之间穿行,过马路时要集中注意力,不要接听电话。
骑行安全:未满12岁儿童不能骑自行车上路,未满16岁青少年不能骑电动自行车上路。骑自行车或玩滑板时,要正确佩戴安全头盔。
远离危险区域:不要在车库内或车库周围、停放的汽车旁或汽车下玩耍。不要在道路上玩耍或进行任何体育运动。
家长的监护责任
树立榜样:家长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如红灯停、绿灯行、不随意变道、不酒驾等,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正确示范:家长在开车或乘车时必须系好安全带。即便是短距离出行,也要让儿童在后排落座。根据孩子的年龄、体重、身高等,结合乘用车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儿童安全约束系统,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提示安装,正确规范地使用。
时刻保持警惕:在参与交通活动的过程中,特别是在过马路时,儿童常常存在横冲直撞、猛跑、忽然加速或折返等行为。这些行为是儿童步行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看护人抓着孩子的小手是远远不够的,要牢牢握住孩子的手腕不放松。
相关法律法规
年龄限制:12周岁以下儿童不得骑自行车上路,16周岁以下儿童不得驾驶电动自行车上路。
安全座椅强制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监护人应“采取配备儿童安全座椅、教育未成年人遵守交通规则等措施,防止未成年人受到交通事故的伤害”。
禁止行为:《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四条规定:行人不得在道路上使用滑板、旱冰鞋等滑行工具。
专家建议
不要将孩子独自留在车内:孩子容易因车内缺氧等问题而窒息。
不要让孩子在小区、停车场等区域玩耍:据统计分析,15.9%的儿童交通事故发生在小区、停车场及路段停车区域等场所。
过马路时要牢牢握住孩子手腕:不要让孩子在前面自由自在地跑跳玩耍,自己在后面看着,这是非常危险的。
正确使用安全带:安全带是基于成年人的身高和体重所设计,只能保护身高1.45米以上的人体,低于这个高度,在惯性作用下,安全带很容易勒到颈脖,造成窒息或者折断脖子。所以,对于身高不足的儿童来说,安全座椅是唯一可以保证儿童乘车安全的工具。
儿童交通安全无小事,安全知识不可少。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文明的交通环境,守护他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