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州镇文旅项目成创业新宠,年吸引游客超900万人次
威州镇文旅项目成创业新宠,年吸引游客超900万人次
近年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威州镇凭借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大力发展文旅项目,成为创业者的新宠。2023年,汶川全县旅游人数达到902.21万人次,旅游收入66.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19%和29.70%。这一亮眼的成绩背后,是威州镇在文旅项目上的精心布局和持续发力。
政策引领,打造文旅发展新高地
威州镇的文旅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大力支持。汶川县以“一区两地六示范”战略目标为引领,构建县、镇、村三级联动责任体系,形成由18名县级领导亲自挂帅、分区作战、担任乡村振兴总指挥的工作机制。在北部冰雪休闲胜地建设方面,威州镇与灞州镇、绵虒镇联动,以“冰雪+文化”为特色,深挖汶川冰雪旅游资源、古羌文化及大禹文化资源,重点开发冰雪游乐、户外运动、乡村休闲和高山度假等产品。
为吸引和利用外资,四川省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若干措施》,从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持续加强外商投资保护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这些政策为威州镇文旅项目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创新驱动,打造特色文旅项目
在政策的引领下,威州镇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文旅项目,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北部冰雪休闲胜地:羌人谷滑雪场
羌人谷滑雪场位于汶川县灞州镇龙溪河谷深处,是集康养、度假、休闲和文化体验为一体的冰雪旅游度假区。春节期间,滑雪场每天客流量达600余人,成为游客体验冰雪运动的热门选择。
羌人谷滑雪场不仅在冬季提供滑雪项目,还计划在夏季设置自行车速降、山地滑轨、徒步、卡丁车、马术等运动项目。滑雪场所属酒店将结合羌族文化特点,设置温泉、森林瑜伽等配套设施,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度假体验。
南部避暑康养胜地:水磨镇民宿集群
水磨镇凤凰村的民宿集群是威州镇文旅发展的另一张名片。目前,水磨镇已建成101家乡村民宿,其中9家被评为汶川县“熊猫级”民宿,可同时接待3600人。凤凰村凭借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已成为避暑旅游的新“胜地”。
每到夏季,民宿房间至少需要提前三四天预订。悠哉山居的女主人刘平表示,今年春节期间,所有房间都预订一空,游客们在这里品茶、看书、泡温泉,享受着宁静的乡村生活。
文化体验新地标:大禹农庄
大禹农庄是汶川县4A级景区大禹文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集温泉酒店、特色餐饮、匠乐坊、培训学校、乡创学堂、文创研学基地等多业态于一体。其中,匠乐坊将本地文化艺术与非遗项目相结合,打造集文创、研学、劳动实践教育、沉浸式DIY体验、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项目。
来自成都的学生小张在体验后表示:“我跟着老师学习了绣花、编织,还捉了鱼。太有趣了,让人意犹未尽。”
创业者的故事: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威州镇文旅项目快速发展的背后,是一批批创业者的辛勤付出。他们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承受着创业初期的种种挑战。
机遇
- 政策支持:政府提供土地、税收等要素保障,鼓励文旅、农旅融合发展
- 市场潜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旅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
- 区位优势:威州镇位于汶川县东北部,交通便利,213国道贯穿全镇
- 文化资源:羌族文化、大禹文化等独特文化资源为文旅项目增添魅力
挑战
- 资金压力:创业初期资金紧张,需要精打细算
- 人才短缺: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和员工难度较大
- 市场竞争:随着项目增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 持续经营:需要稳定的订单和及时的回款才能维持运营
一位在威州镇创业的80后表示:“创业这条路,一旦踏上,便无法回头。从决定创业的那一刻起,就像是踏上了一艘在未知海洋中航行的船。我们都曾怀揣着梦想,渴望在这片广阔的天地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宝藏。”
未来展望:打造“天府无忧谷、康养新汶川”
根据《汶川县“十四五”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威州镇将继续围绕“天府无忧谷、康养新汶川”的品牌定位,推进羌人谷滑雪场(二期)、大禹文化旅游区项目建设,同时积极推进无忧和合城、无忧水世界、无忧花果山、无忧新农市项目。
预计到2024年,汶川县将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0亿元左右。威州镇作为汶川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将在这一进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威州镇的文旅项目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就业,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更多优质项目的落地和运营,威州镇正朝着建设“天府无忧谷、康养新汶川”的目标稳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