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泉庄村:三大产业联动,小山村蝶变致富样本
双泉庄村:三大产业联动,小山村蝶变致富样本
在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马山镇,有一个名叫双泉庄村的小山村,近年来通过发展锦鲤养殖、中草药种植和生态农业三大产业,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华丽转身,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
锦鲤养殖:小鱼游出大产业
双泉庄村所在的长清区是济南市锦鲤产业的主阵地,目前已有约14家养殖技术优、经济效益好、市场知名度高的锦鲤养殖企业,其中半数以上有工商资本参与。在双泉庄村,锦鲤养殖已成为村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村民们逐步掌握了锦鲤的饲养技巧,不仅提高了养殖效率和质量,还通过线上销售平台将锦鲤销往全国各地,实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据统计,济南锦鲤养殖规模及市场规模均已达到国内前列,经济产值已达4亿元以上。
中草药种植:科技赋能传统农业
双泉庄村充分利用山区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村民们在专家的指导下,采用大棚技术种植丹参等中草药,不仅丰富了农业种类,也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
为了支持中草药产业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例如,大宗紧缺品种中药材基地建设补贴、中药材种子种苗基地建设补贴等。这些政策为双泉庄村的中草药种植提供了有力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生态农业:绿色发展的新路径
双泉庄村积极探索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村民们在专家的指导下,采用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如种养结合、零废弃原则等,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在生态农业种植模式下,村民们种植了草莓等高附加值作物,通过有机种植和生态种养,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也提升了市场竞争力。村民们通过直销和品牌营销,成功打开了市场,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成功要素:多方合力共促振兴
双泉庄村的成功经验,离不开多方力量的共同推动。村党支部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合作社搭建平台,农户积极参与,形成了“党建+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
在科技支撑方面,双泉庄村积极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定期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了村民的生产技能。同时,村民们还注重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宽了销售渠道。
此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也为双泉庄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从基地建设补贴到种子种苗基地建设补贴,从技术支持到资金投入,各项政策红利为双泉庄村的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双泉庄村的发展经验表明,乡村振兴需要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方联动机制,可以有效整合资源,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