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晋两地新规范为食品销售插上科技翅膀
浙晋两地新规范为食品销售插上科技翅膀
2025年3月起,浙江省和山西省将相继实施新的食品销售管理规范,为食品安全监管和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浙江:数字化赋能食品销售全程追溯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浙江省食品销售进货查验记录和销售记录工作规范》(以下简称《浙江规范》),对食品销售环节的进货查验和销售记录工作进行了全面规范。该规范强调数字化管理,要求食品销售者使用“浙食链”系统实现全程追溯。
《浙江规范》明确了食品销售者在采购食品时需要查验的具体资料,包括供货者资质证明和食品相关合格证明文件。对于食品销售企业,还要求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记录内容涵盖食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信息等。这些记录需要保存至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无保质期的则需保存两年。
值得注意的是,《浙江规范》特别强调了食用农产品的进货查验要求。食品销售者在采购食用农产品时,需要查验供货者资质证明和相关证明文件,如产地证明、购货凭证和合格证明文件等。对于声称销售自产食用农产品的,还需查验承诺达标合格证或相关信息。
山西:首创体系检查标准引领行业规范
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出台的《大型连锁食品销售企业体系检查工作规范》(以下简称《山西规范》)则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大型连锁食品销售企业的体系检查标准。该规范从前期筹备、中期实施到后期督促整改三个阶段,构建了一个全流程、全要素、可追溯的系统性检查体系。
《山西规范》的出台填补了国内此类标准的空白,为企业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提供了技术支撑。大型食品销售企业可以根据规范要求,覆盖经营全环节、全流程、全领域,有效运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进一步防范和化解风险隐患。
双重保障:提升监管效能推动产业升级
两个规范的出台,不仅为食品销售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也为监管部门提供了有力的检查标准。通过数字化管理和体系化检查的双重保障,将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推动食品销售行业高质量发展。
浙江省的规范侧重于进货查验和销售记录的数字化管理,而山西省的规范则聚焦于大型连锁企业的体系检查。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为食品销售行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随着这些新规范的实施,食品销售企业将面临更高的管理要求,但同时也将迎来更规范、更透明的市场环境。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也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更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