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特产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从“制造大市”到“智造强市”
绍兴特产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从“制造大市”到“智造强市”
近日,工信部下属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城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报告(2022)》,绍兴市位列全国第15,浙江省第3。这一成绩的背后,是绍兴市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持续努力和创新实践。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绍兴模式”
近年来,绍兴市围绕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目标,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开创了印染、化工产业“跨域整合”的全国先河。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2119亿元,同比增长10.0%,高于全省平均5.8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二。
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绍兴实施“4151”计划,目标到2026年全部工业增加值突破4000亿元,形成10个左右具有全国竞争力的重点产业集群,培育500家优质制造业企业,每年实施100个左右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
特产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
绍兴的特产不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农产品或手工艺品,更包括了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形成的特色产业集群。
现代纺织产业是绍兴传统制造业的支柱产业。目前,绍兴拥有1929家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其中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达17家。通过跨区域整合,绍兴已形成千亿级现代纺织产业集群,辐射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等地,构建起环杭州湾现代纺织产业群。
在新兴产业方面,绍兴以集成电路产业为突破口,成功招引中芯集成、长电科技等头部企业,目前已集聚产业链企业近100家,短短三年时间产值突破400亿元。绍兴已成为全省集成电路产业重要集聚区和先导区。
黄酒作为绍兴的传统特产,也在转型升级中焕发新生机。通过大力推进文商旅融合发展,绍兴形成了多个汇聚酒企、展览馆、特色街道等主体的多元立体产业集聚区。一区两园绍兴黄酒小镇入选首批浙江历史经典产业特色小镇。
数字化转型驱动产业升级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绍兴走在了全省前列。目前,浙江省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已达75%以上,绍兴在这一领域表现尤为突出。
以中策橡胶为例,其高性能子午胎未来工厂通过智能化改造,实现了劳动生产效率提升300%,万元产值成本降低1.5%,研制周期缩短50%。在绍兴,像这样的未来工厂已有72家,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达794家。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兰建平表示,智能化是新型工业化的突出体现之一,通过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产业体系智能化转型,努力抢占全球产业体系智能化的战略制高点,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的必然选择。
未来展望
绍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不仅在于规模扩张,更在于质量提升。未来,绍兴将致力于传统优势产业转型突破,打造国家级纺织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国内一流的绿色化工产业研发生产基地;新兴产业持续壮大,到2026年6大新兴产业集群突破千亿级;同时培育发展新能源、智能视觉等未来产业,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通过持续的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绍兴正在从“制造大市”向“智造强市”转变,为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