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迈山申遗成功:翁基古寨的绝美风光与人文魅力
景迈山申遗成功:翁基古寨的绝美风光与人文魅力
2023年9月17日,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在沙特利雅得举行的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审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7项世界遗产。这一消息不仅让景迈山声名远扬,也让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布朗族古寨——翁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翁基古寨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境内,海拔约1400米,年平均气温19℃,是一个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布朗族聚居地。古寨四面被水田、茶林和森林环绕,形成了独特的“山共林、林养茶、茶绕村”景观。从空中俯瞰,翁基古寨就像一颗镶嵌在绿色海洋中的明珠,散发着古老而神秘的气息。
走进翁基古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独具特色的布朗族干栏式民居。这些吊脚楼依山而建,采用歇山顶设计,屋顶覆盖着传统挂瓦,木制结构的主色调是黑褐色,显得古朴而庄重。屋顶之巅矗立着一芽两叶的装饰,这是布朗族的茶叶图腾,彰显着茶文化在布朗族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寨子的中心是村民进行公共活动的场所——寨心,这里被视为寨神的居所和祭祀中心。寨心由一根长桩和四根短桩组成,周围是村民围绕建造的房屋。在寨子的入口处,矗立着传统的寨门,守护着这个千年古寨的安宁。村界外,高大的柏树、菩提与榕树静静矗立,见证着岁月的沧桑。
翁基古寨不仅是一座居住之所,更是一片茶的圣地。划归这个寨子的茶林有4000多亩,其中三分之一是古茶树。在这里,100年以上树龄的茶树才能被称为古茶树。与其他地方不同,在景迈山,茶树能长到十来米高。比茶树高的是乔木,低的是灌木和地衣类植物,远看是森林、近看是茶林。这种立体种植方式,形成了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让茶树能长久存活,积累特有的芳香物质。
村民们世代相传着保护茶林的习俗:不砍茶林中的树木、不带走枯树落叶、夏天不采茶,让茶树休养生息。近年来,当地政府又实施了一些保护茶林的规定:不施肥、不打药,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茶树。这些传统习俗和现代法规相结合,护佑着这片珍贵的古茶林。
2012年,景迈山申遗工作正式启动。随着申遗工作的推进,翁基古寨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当地政府制定了“山上保护、山下发展、茶旅融合”的发展思路,让古茶树资源和民俗文化融合,对古寨进行适度旅游开发,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如今的翁基古寨,不仅保留着传统的布朗族文化,也融入了现代生活的便利。吊脚楼的楼下,昔日的猪圈和牛棚变成了茶室、咖啡店和文化创意店铺。游客们可以在这里观茶园、吃茶餐、泡茶浴、喝烤茶,体验独特的布朗族茶文化。2023年,景迈山共接待游客40.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5%、184.0%。
翁基古寨的变迁,是景迈山发展的一个缩影。从默默无闻的边疆古寨,到世界瞩目的文化遗产,翁基古寨见证了中国茶文化的悠久历史,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如今,这座千年古寨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讲述着布朗族与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