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酒精死亡凸显了东南亚的甲醇问题
假酒精死亡凸显了东南亚的甲醇问题
在过去的两周里,老挝一个度假小镇的五名游客因饮用受污染的饮料而疑似甲醇中毒。这一事件再次凸显了东南亚地区甲醇中毒问题的严重性。
盖蒂图片社
据报道,在过去的两周里,老挝一个度假小镇的五名游客因饮用受污染的饮料而疑似甲醇中毒。一名英国女性、一名澳大利亚女性、一名美国男性和两名丹麦公民已经死亡,另一名澳大利亚女性仍在医院病危。警方仍在调查这些死亡事件,但新闻报道和网上其他游客的证词表明,他们可能喝了含有甲醇的饮料,这是一种经常在私酒中发现的致命物质。
甲醇中毒一直是东南亚的一个众所周知的问题,尤其是在湄公河沿岸较贫穷的国家。但是,尽管外国政府对这些地方的酒精消费发出了警告,但背包客聚会现场仍然很少意识到这一点。甲醇无色无味,很难在饮料中检测出来,受害者通常不会立即看到中毒症状。
在像老挝这样的国家——亚洲最贫穷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这个问题源于酒类供应商利用了一个执法不力、食品和酒店业几乎没有监管的环境。
什么是甲醇中毒?
甲醇是一种有毒的酒精,用于工业和家用产品,如油漆稀释剂、防冻剂、清漆和复印机液。它是无色的,有一种类似于酒精的气味——酒精饮料中的化学物质。但甲醇对人类来说是危险的,只要喝25毫升就可能致命。
受害者可能需要长达24小时的时间才开始出现疾病迹象,包括恶心、呕吐和腹痛,这些症状可能会升级为换气过度和呼吸问题。跟踪全球疫情数量的国际医疗慈善机构无国界医生组织(MSF)表示,如果不进行治疗,死亡率通常为20%至40%,具体取决于甲醇的浓度和摄入量。但如果中毒诊断得足够快,理想情况下是在最初的30小时内,治疗可以减少一些更严重的影响。
这个问题在东南亚有多普遍?
根据无国界医生组织的数据库,亚洲是全球甲醇中毒发病率最高的地区。这是一个经常影响较贫穷国家的问题——疫情在印度尼西亚、印度、柬埔寨、越南和菲律宾很常见。据无国界医生组织称,印度尼西亚被认为是一个热点地区,在过去的20年里,它报告的事件数量最多,主要是由于私酒的广泛生产和消费。
发生致命中毒事件的老挝万荣(Vang Vieng)等城镇,是东南亚背包旅行路线上众所周知的停靠站。该镇的经济建立在旅游业的基础上,街道上有酒吧、餐馆和旅馆,为游客提供服务。但在老挝,执法部门资源不足,在食品和酒精标准方面几乎没有规定。还有一个自酿酒精的行业,这可能会导致意外中毒。
当地观察人士说,生产商还用甲醇代替乙醇生产假冒饮料,因为甲醇更便宜。该地区的一位西方外交官告诉BBC:“肆无忌惮的生产商在饮料中添加甲醇,因为这样更便宜——它被用来制造一种看起来更烈的饮料,或者让低质量的酒精饮料看起来更烈。”他们还说,该地区各地的领事馆都收到了甲醇中毒的报告。
然而,缺乏数据意味着很难量化污染的规模,以及受污染的饮料进入供应链的位置。这位外交官说:“我不认为这是邪恶的酒吧老板特意毒害游客——这对他们和他们的行业都没有好处。”“更多的是生产方面的问题——教育程度低,监管不严格,人们偷工减料。”
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场吗?
这位外交官还说,私酒的风险在旅游经营者和大使馆中是众所周知的,但需要一场高调的宣传活动来告知游客。“这一可怕的事件可能有助于教育人们,但不能解决问题的根源,”他们补充说。
本周,一些西方国家政府在其领事馆和旅游网页上更新了关于在东南亚饮酒危险的建议。一些活动人士此前曾试图引起人们对这些危险的关注。澳大利亚男子科林·埃亨在Facebook上开设了一个名为“不要在巴厘岛喝烈酒”的页面,他在页面上警告人们不要喝鸡尾酒等混合饮料或用开瓶的烈酒制成的饮料。本周早些时候,他告诉澳大利亚媒体,他的主页过去每周都会收到一份关于东南亚甲醇中毒的提交。
针对这一问题,这位西方外交官告诉BBC,人们很难保护自己,除非他们在度假时完全滴酒不沾,因为让游客检查所有酒精饮料的来源是不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