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实验中学:评价改革让孩子更明媚
温州市实验中学:评价改革让孩子更明媚
温州市实验中学的教育评价改革始于2014年,经过近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学校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四维评价”指标体系,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这一改革不仅改变了传统的以学业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更关注学生的品行和素养,鼓励学生发展个性优势,建立自主评价体系。
“四维评价”:全面关注学生发展
温州市实验中学的“四维评价”指标体系,围绕学生品德发展、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学习生活幸福4个维度展开,涵盖了18项具体指标。这一评价体系的建立,体现了学校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正如校长黄慧所说:“学生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分出三六九等,而是要看见每一个孩子,让评价成为学生成长的动力系统。”
创新评价方式:让每个孩子都被看见
学校通过各种创新评价方式,确保每个孩子的努力和进步都能被看见。例如,学校将传统的“三好学生”评选改为“阳光少年”“风采少年”两项综合性素质评选,重点关注学生的品行和素养。2006届毕业生潘骐畅回忆说:“‘阳光少年’的荣誉称号代表着多层含义——品学兼优、认真刻苦、勤学谦逊、正直阳光。”
学校还设立了多样化的单项奖,涵盖品行类、艺术类、体育类、学习类、工作类等多个领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主申报,订制个性化成长路径。每个学期,学生都可以设定不同的目标,并在学期末由学校进行评估。
在日常评价中,学校采用了多种创新方式。例如,班级里的花样点赞评价、奖励高光时刻的“扭蛋机公约”、学生自主设定目标的“成功挑战者”等。这些评价方式打破了传统评价的局限,真正做到了关注每个学生的点滴进步。
改革成效:学生在评价中成长
改革实施以来,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动力和支持,真正实现了个性化可持续的发展。一位获得学校“探索奖”的毕业生回忆道:“当时爱看关于宇宙的书,对科学科幻极为感兴趣的他,获得了学校颁发的‘探索奖’。这样极具个性化的奖项,在实验中学是被允许的。”
学校通过评价改革,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重视其品德发展、身心健康和幸福感。这种全面的评价体系,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动力和支持,真正实现了个性化可持续的发展。
未来展望:引领教育评价改革
温州市实验中学的教育评价改革,为全国教育评价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学校将继续坚持“明势、求是、谋事”的态度和思维,以主动作为的“前瞻”应对发展的“多变”,站在学习者立场,重塑学校新生态,办一所既现实又有温度、有故事、有学习力的学校理想园和教育理想国。
正如黄慧校长所说:“教育应该是让每一个孩子个性化地发展,且在离开学校后依然能可持续地发展,这正是评价要导向的方向。”温州市实验中学的教育评价改革,正在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