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低空经济:无人机物流新纪元
深圳低空经济:无人机物流新纪元
深圳低空经济领跑全国,无人机物流开启新纪元
2024年,深圳低空经济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累计新增无人机航线94条,载货飞行超70万架次,完成低空载人飞行超过2.8万次。前三季度,低空经济与空天集群增加值达到158.46亿元,同比增长28.3%,增速在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位居第一。
作为全国低空经济的“领航者”,深圳正在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场景应用为驱动,高效推进产业发展布局。从“无人机之都”到“低空经济第一城”,深圳正在打造低空经济的“深圳样本”。
无人机物流:从“最后一公里”到“空中高速”
在深圳,无人机物流已经从概念走向现实。美团、顺丰等企业纷纷在深圳开展无人机配送业务,日均运输量突破2万票,形成常态化规模化商业运行。
以美团为例,2017年启动无人机配送服务探索以来,已完成超22万架次的飞行测试,运行时长超60万分钟,面向真实用户的相关订单已完成2500单。美团无人机业务负责人毛一年表示,无人机配送的目标是助力城市实现“末端3公里,15分钟配送圈”,让配送更加便捷。
顺丰集团旗下的丰翼科技正在建设覆盖粤港澳大湾区的低空物流网络,在深圳的日飞行量已达到约1000架次。通过无人机配送,不仅大大缩短了配送时间,还有效缓解了地面交通压力。
政策护航:打造低空经济“深圳样本”
深圳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2023年年初,深圳首次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此后陆续出台了《深圳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等政策文件,从基础设施、飞行服务、产业应用、技术创新、安全管理等多方面助力低空经济产业“振翅高飞”。
其中,《深圳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20项具体支持措施,包括吸引低空经济企业落户、鼓励技术创新、扩大低空飞行应用场景等。例如,对新落户的低空经济企业给予最高2000万元的落户奖励,对开通低空物流配送新航线的企业给予最高2000万元的奖励。
未来可期:构建低空经济新生态
深圳正在加速布局低空基础设施建设。根据规划,到2026年,深圳将建成1200个以上低空起降设施,覆盖载人飞行、物流运输、社区配送及城市治理服务四大领域。同时,推进建设全市域智能融合低空系统(SILAS),计划11月下旬发布1.0版本。
宝安区将在新安街道建成全国首个无人机智慧物流示范网格点,打造全程无人机物流配送社区。南山区则围绕“打造城市中心区多元场景融合运行示范”的目标,加快构建“两区一廊”发展格局。
随着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深圳有望在这一万亿级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数据显示,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可达1.5万亿元,到2035年更有望达到3.5万亿元。作为全国低空经济的“领航者”,深圳正在以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双轮驱动,打造低空经济新生态,为全国乃至全球提供可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