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混用可能致命!这些日常用药要注意
药物混用可能致命!这些日常用药要注意
药物混用确实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原因分析
药物相互作用
吸收过程:药物在体内的吸收过程可能会受到影响。例如,抗酸药(如铝碳酸镁)会改变胃内的酸碱度。如果同时服用某些需要在酸性环境下吸收的药物(如四环素类抗生素),就会因为胃内环境的改变而减少四环素的吸收,从而降低其疗效。但在另一些情况下,两种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导致吸收过多。比如,当同时服用某些脂溶性药物和促进脂肪吸收的药物时,可能会使脂溶性药物吸收过量,增加中毒风险。
分布过程: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也会因混用而改变。许多药物会与血浆蛋白结合,当两种药物竞争同一蛋白结合位点时,就可能出现问题。例如,华法林是一种抗凝血药,它主要与血浆蛋白结合。如果同时服用另一种也和该蛋白有较高亲和力的药物(如保泰松),华法林就会被置换出来,使血液中游离的华法林浓度升高。这可能导致患者的凝血功能过度抑制,增加出血的风险,严重时可能会出现颅内出血等致命情况。
代谢过程:药物的代谢主要在肝脏进行。有些药物会诱导或抑制肝药酶的活性。例如,苯巴比妥是一种肝药酶诱导剂,它能加快自身和其他药物(如双香豆素)的代谢。当患者同时服用这两种药物时,双香豆素的代谢加快,其抗凝作用减弱,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相反,像氯霉素这样的肝药酶抑制剂,会减慢某些药物(如甲苯磺丁脲)的代谢,使甲苯磺丁脲在体内的血药浓度升高,可能导致低血糖,严重时可引起低血糖昏迷甚至死亡。
排泄过程:药物的排泄也会受到药物混用的干扰。例如,在肾脏排泄过程中,有些药物会通过肾小管的主动分泌机制排出体外。当两种药物竞争同一分泌机制时,就会影响药物的排泄。像丙磺舒和青霉素,丙磺舒会抑制青霉素的肾小管分泌,使青霉素的排泄减慢,血药浓度升高。虽然这种联用有时是为了增强青霉素的疗效,但如果不注意调整剂量,也可能会因青霉素浓度过高而引起不良反应,如青霉素脑病等严重情况。
药效叠加或拮抗
药效叠加:药效叠加是药物混用导致危险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同时服用多种具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的药物,如苯二氮䓬类(地西泮)和阿片类(吗啡)药物,会使呼吸抑制作用增强。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呼吸中枢调节呼吸频率和深度,这些药物抑制了呼吸中枢的兴奋性。当它们联合使用时,对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可能远超人体所能承受的范围,导致呼吸频率过慢、呼吸深度过浅,引起机体缺氧,最终可能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药效拮抗:药效拮抗也可能带来问题。比如,在使用升压药(如肾上腺素)治疗低血压时,如果同时使用了 α - 受体阻滞剂(如酚妥拉明),酚妥妥拉明会拮抗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这可能导致患者的血压不能得到有效提升,在某些紧急情况下(如休克),可能会因血压过低而使器官灌注不足,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
常见的致命药物混用情况
感冒药和退烧药混用:许多复方感冒药中已经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这是一种常用的退烧药。如果在服用复方感冒药后,又自行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退烧药,就可能会导致对乙酰氨基酚过量。对乙酰氨基酚过量会对肝脏造成严重损害,因为它的代谢产物会与肝脏中的谷胱甘肽结合而解毒。当过量服用时,谷胱甘肽被耗尽,代谢产物就会与肝细胞内的蛋白等成分结合,导致肝细胞坏死,严重时可引发肝衰竭,这是一种可能致命的情况。
降压药和感冒药混用:部分感冒药含有伪麻黄碱成分,伪麻黄碱有收缩血管的作用,能够减轻鼻黏膜充血等症状,但它同时也会使血压升高。如果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降压药期间,不注意又服用了含有伪麻黄碱的感冒药,就可能会导致血压控制不佳。血压突然升高可能会引起高血压危象,如脑出血、急性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这些情况都可能危及生命。
抗生素和酒精混用:某些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类)会抑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当人体摄入酒精后,酒精先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醛,然后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酸而被代谢。使用这些抗生素后,乙醛不能及时被代谢,在体内蓄积。乙醛会引起一系列的中毒反应,如面部潮红、头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严重的双硫仑样反应可能会导致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甚至休克死亡。
为了避免药物混用带来的致命风险,患者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尤其是药物相互作用部分。如果对药物联用有疑问,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
本文原文来自百度百家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