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越秀公园:五大景点见证千年文化
广州越秀公园:五大景点见证千年文化
广州越秀公园,这座被誉为“广州之肺”的岭南名园,承载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沧桑。从南越王赵佗时期的越王台,到清朝广东巡抚张之洞创建的“粤秀园”,再到如今广州市内最大的综合性公园之一,越秀公园见证了广州的变迁与发展。园内的五羊雕塑、明城墙、韩国园、中山纪念碑和镇海楼,不仅是广州的历史地标,更是岭南文化的璀璨明珠。
五羊雕塑:广州的城市传奇
五羊雕塑位于越秀公园的木壳岗上,是广州最具代表性的城市标志。这座雕塑建于1959年,由尹积昌、陈本宗、孔丘传三位雕塑家创作,整座石像用130块花岗石雕刻而成,高10余米,体积为53立方米。五羊雕塑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越秀山上的“五仙观”,该建筑始建于明朝洪武十年(1377年)。
五羊雕塑承载着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古代广州曾遇大旱,五位仙人骑着口衔稻穗的五羊降临此地,将稻穗赠予岭南人民,随后化为石像,保佑广州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个传说最早见于晋代葛洪的《岭南异物志》,千年来一直流传于广州民间,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符号。
明城墙:广州的历史见证
越秀公园内的明城墙是广州现存最古老的城墙,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城墙全长1137米,用青灰色大砖砌筑,红砂岩石块砌基。城墙东起小北门,西至大北门,依山蜿蜒,蔚为壮观。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城墙上攀爬着盘根错节的榕树根,历经多年生长,榕树根早已深深扎入城墙,与城墙融为一体,形成独特的景观。2024年1月,越秀公园加入国际古城墙(堡)联盟,成为第16个成员单位,进一步彰显了其历史价值。
韩国园:中韩文化的交流之窗
韩国园,又名海东京畿园,是广东省和韩国京畿道跨国互建园林活动的结晶。它位于越秀公园内,采用韩国约600年前的古典建筑风格,以韩国最传统的儒生“别墅”样式构建“外园”、“内园”、“主庭”、“后庭”等。园内有世宗楼、栗谷斋、茶山亭等建筑,其中茶山亭位于庭园最高处,可眺望整个庭院。
韩国园的色调主要为青灰色,将代表韩国园林精华的各类建筑汇聚一堂,与中国建筑有相似之处,但又独具特色,是体验韩国传统文化的好去处。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韩国传统园林之中,感受着异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山纪念碑:近代史的丰碑
中山纪念碑位于越秀山最南端的主峰越井岗,与中山纪念堂同处广州传统城市中轴线上,气势雄伟。纪念碑建于1929年,由广州市政府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建。碑高37米,共13层,由花岗岩砌成,呈方锥形,下大上小,四坡尖顶。
首层基座刻有“中华民国十八年一月十五日孙中山先生纪念碑经始筹备建筑委员会李济深等立石”等字样。基座顶部设一圈石栏杆,碑座南面有一圆拱门可进入碑内,沿盘旋梯可达碑顶。碑身正面镶嵌有一块花岗岩石,刻有《总理遗嘱》,上方刻青天白日国民党党徽。纪念碑与中山纪念堂形成前堂后碑的雄伟气势,是广州近代城市的重要标志。
镇海楼:岭南第一胜景
镇海楼,被誉为“岭南第一胜景”,是广州博物馆的所在地。镇海楼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由永嘉侯朱亮祖所建,初名“望海楼”,后又题名为“镇海楼”,有雄镇海疆之意。楼高五层,故又称“五层楼”,墙体用红砂岩条石砌成,绿琉璃瓦顶,檐角飞翘,造型庄重典雅。
镇海楼见证了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和岭南历史文化的发展与变迁,2019年荣登中国历史文化名楼之列,成为华南地区唯一一处中国历史文化名楼。登上镇海楼,可以俯瞰整个广州城,感受这座千年古城的历史脉搏。
越秀公园这五大景点各具特色,从五羊雕塑的传奇到明城墙的沧桑,从韩国园的异域风情到中山纪念碑的庄严肃穆,再到镇海楼的历史厚重,每一处都凝聚着广州的历史记忆。无论是文化爱好者还是摄影达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感动。赶快规划一次越秀公园之旅,留下属于你的美好回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