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苏轼《水龙吟》:一首将杨花与离愁完美融合的绝美词作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苏轼《水龙吟》:一首将杨花与离愁完美融合的绝美词作

引用
百度
8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0%B4%E9%BE%99%E5%90%9F%C2%B7%E6%AC%A1%E9%9F%B5%E7%AB%A0%E8%B4%A8%E5%A4%AB%E6%9D%A8%E8%8A%B1%E8%AF%8D/3022520
2.
https://zhuanlan.zhihu.com/p/80475796
3.
https://wap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cf1d6ae7dc5d0ad970d36d3a
4.
http://www.wenming.cn/zgwmw_ysp/ysp_dt/ld/202101/t20210113_5914007.shtml
5.
http://wmf.fjsen.com/2016-06/15/content_17986226_all.htm
6.
https://www.gushiwen.cn/gushiwen_b9519bd9ee.aspx
7.
https://m.gushiwen.cn/shiwenv_61aafc0a47a9.aspx
8.
https://www.zuojiaku.com/doc-view-18945.html

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是其被贬黄州期间的佳作,也是他婉约词风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将杨花的飘零与思妇的离愁巧妙结合,创造出一个既优美又哀婉的意境。

01

上阕:杨花与思妇的双重意象

词的开篇“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便奠定了全词的基调。这里的“花”既指杨花,也暗指思妇。杨花虽名为花,却无艳丽之色,无芬芳之香,正如思妇虽有情却无人怜惜。一个“坠”字,既描绘了杨花飘落的景象,也暗示了思妇命运的坎坷。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三句,进一步深化了杨花与思妇的双重意象。“抛家”写杨花离枝飘零,也暗示思妇的离别之苦。“无情有思”则点明杨花看似无情,实则蕴含深意,正如思妇外表平静却内心愁苦。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三句,通过柳树的意象进一步刻画思妇的形象。柳枝柔软如同思妇的柔肠,柳叶如眼,欲开还闭,仿佛思妇含情脉脉却又羞涩难言的神态。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化用了金昌绪《春怨》的诗意,将思妇的离愁与杨花的飘零完美结合。思妇的梦随风而去,寻找远方的爱人,却在莺啼声中惊醒,正如杨花随风飘舞,最终却难寻归宿。

02

下阕:离愁与春恨的交织

下阕开头“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一句,通过对比杨花与其他落花,深化了离愁的主题。杨花虽已飘尽,但更令人伤感的是西园中其他花朵的凋零,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消逝。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三句,通过景物描写进一步渲染离愁。清晨的雨过后,杨花的踪迹已难寻觅,只留下一池破碎的浮萍,象征着离散与破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是全词最富哲理的句子。春色被分为三份,两份归于尘土,一份随流水而去,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结尾“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是全词的点睛之笔。苏轼将杨花与离人之泪融为一体,创造出一个既真实又虚幻的意境,将离愁别绪推向高潮。

苏轼的这首《水龙吟》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了后世的广泛赞誉。它不仅是一首咏物词,更是一首抒写离愁别绪的佳作。通过拟人、象征等手法,苏轼将杨花的飘零与思妇的离愁完美结合,创造出一个既优美又哀婉的意境,展现了他作为文学巨匠的非凡才华。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