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内容审核员:心理创伤谁来买单?
Facebook内容审核员:心理创伤谁来买单?
“我每天要审查数千条内容,包括暴力、性侵、恐怖主义等。这些画面不断在我脑海中重演,让我无法入睡。”——一位Facebook内容审核员的自述
2020年,The Verge的一篇深度调查报道揭露了Facebook内容审核体系下的“隐形人”——那些每天需要面对最黑暗网络内容的审核员们。他们通过第三方外包公司雇佣,工资仅略高于最低工资水平,却要承受常人难以想象的心理压力。
永远在崩溃边缘的工作
在The Verge的报道中,一位名叫Erin的审核员描述了她的日常工作:“我每天要审查数千条内容,包括暴力、性侵、恐怖主义等。这些画面不断在我脑海中重演,让我无法入睡。”另一位审核员Selena则表示,她经常在工作中看到儿童性侵内容,这让她感到极度痛苦和无助。
这些审核员每天需要处理数以千计的有害内容,包括暴力、性侵、恐怖主义等。长时间暴露在这些内容中,让他们患上了严重的心理创伤,甚至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然而,Facebook和外包公司并未提供足够的心理支持,他们只能默默承受这些痛苦。
5200万美元和解金背后的真相
面对公众舆论的压力,Facebook最终同意支付5200万美元作为和解金,并承诺改善心理健康筛查和治疗条件。然而,这笔钱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内容审核员的工作环境。他们仍然需要每天面对最黑暗的网络内容,而心理支持和干预措施却远远不够。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状况并非Facebook独有。整个科技行业都在使用类似的外包模式。为了降低成本,各大平台都将内容审核工作外包给第三方公司,这些公司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往往忽视了员工的心理健康和工作环境。
寻找解决方案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入手:
企业责任:科技公司需要承担更多责任,不能仅仅依靠外包来推卸。他们应该为内容审核员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心理支持,确保他们的身心健康。
行业标准:整个行业需要建立统一的内容审核标准,包括工作时长、内容类型、心理支持等。这将有助于提高整个行业的职业健康水平。
政策法规: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保护内容审核员的权益。这包括合理的薪酬标准、心理健康支持、以及对违规企业的处罚机制。
社会关注:社会各界应该更多关注这个群体,了解他们的工作环境和心理状态。只有当整个社会都开始重视这个问题时,才有可能推动真正的改变。
正如一位维权律师所说:“这些内容审核员是数字时代的无名英雄,他们为我们守护着网络空间的安全。我们不能让他们在默默付出的同时,还要承受如此巨大的心理创伤。”
图源:视觉中国
这场关于内容审核员权益的讨论,才刚刚开始。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积极的变化,让这些“数字时代的守望者”能够在一个更加健康、安全的环境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