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诞辰纪念:从“娃娃博士”到“两弹元勋”
邓稼先诞辰纪念:从“娃娃博士”到“两弹元勋”
1924年6月25日,一个日后将深刻影响中国国防事业的科学家诞生了。他就是邓稼先,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核武器专家,中国原子弹和氢弹研发的关键人物。
1958年8月的一天,时任二机部副部长的钱三强找到34岁的邓稼先,告诉他:“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想请你参加这项需要严格保密的工作。”这个“大炮仗”就是原子弹。邓稼先没有丝毫犹豫,毅然接受了这一重任,从此开始了长达28年的隐姓埋名生活。
作为中国原子弹研究工作的理论设计负责人,邓稼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当时的中国,经济基础薄弱,科研条件极其艰苦。没有先进的计算设备,他们就用算盘和手摇计算机进行复杂的数学运算;没有足够的科研人员,他就带领一支年轻的团队日夜奋战。
1962年底,在邓稼先的领导下,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得以完成。1964年10月16日,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场传来惊天动地的巨响,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一成就不仅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也向世界宣告:中国,这个东方大国,从此拥有了保卫自己和平发展的能力。
然而,邓稼先并没有时间庆祝。他立刻投入到氢弹的研究中。仅仅三年后,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这一速度震惊了世界,因为从原子弹到氢弹,美国用了7年半,苏联用了4年,而中国只用了2年8个月。
在28年的科研生涯中,邓稼先几乎与世隔绝。他的妻子许鹿希回忆说:“他出差总是几个月几个月的,有时一年也见不到几次面。”他们的两个孩子,一个叫“平平”,一个叫“元元”,因为长时间见不到父亲,竟然对他说:“爸爸,我叫你‘平平’,妈妈叫你‘元元’,你就是我们的‘平平、元元’。”
长期的辛劳和核辐射最终损害了邓稼先的健康。1986年7月29日,这位为中国核武器事业奉献一生的科学家在北京逝世,年仅62岁。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面对杨振宁“原子弹研制成功后你得到了多少奖金”的询问,他伸出两根手指:“20元,原子弹10元,氢弹10元。”
邓稼先的一生,是对科学家精神的最好诠释。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在当今和平年代,我们更应该铭记这位为国家强盛奉献一生的科学家,传承他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