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患者必看!这些锻炼让你告别嗡嗡声
耳鸣患者必看!这些锻炼让你告别嗡嗡声
耳鸣是一种常见的听觉症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通过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内耳血液供应;瑜伽冥想则能舒缓身心,减轻压力;头部按摩有助于促进头部血液循环,缓解耳鸣症状。这些简单易行的锻炼方法,能够帮助耳鸣患者有效缓解症状,重拾清静世界。
有氧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等,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改善内耳血液供应,从而有助于缓解耳鸣症状。建议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
瑜伽和冥想:舒缓身心
瑜伽中的某些体式可以为头部输送富氧血液,有助于改善听力。例如下犬式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冥想则通过放松和深呼吸增加大脑血流量,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压力,从而减轻耳鸣症状。
头部按摩和耳部按摩
多种按摩方法被证实对缓解耳鸣有效:
分搓耳前后:将双手分别放在两耳根部,食指和中指分开置于耳朵前后,从耳垂开始向上推动,每天50次。
点揉翳风穴:位于耳垂后方的凹陷处,每天可以点按数次,也可以点揉3分钟。
鸣天鼓:将两手掌用力相搓,使掌心产生一定的热量,然后用两手掌分别按于两耳,掌心对准耳道,手指贴于后枕部。两掌轻轻用力,对两耳作缓慢的重按,再缓缓地放开。这样可以反复操作数次,中间还可用置于后方的拇指加点风池穴数次。
梳头法:用十个手指肚按照从前到后的方向,分区域进行按摩头部,每次200下,每天做两次。
按压耳周穴位法:耳前部有三个专门治疗耳鸣耳聋的穴位,具体方法是,用食指顺时针按压每个穴位各50下,每天两次。取穴的方法是张大嘴巴,可以摸到有三个小坑,分别是耳门、听宫、听会。耳后还有一个翳风穴。
点按鼓膜:双手食指轻轻插入耳孔,使耳道完全闭塞突然拔出;或双手掌心紧压耳廓后突然拔开,可感到鼓膜活动及耳内“嘣嘣”作响,每次20下。
推擦耳廓:将手掌放在耳部前面,平贴在脸上,均匀用力向后推擦,擦过耳后,再从耳后将耳廓带倒向前推擦,反复18次,以两耳出现热感为好。
摩耳轮:用食指、拇指沿耳轮边缘上下来回摩擦36下,至耳廓发热。
揉耳垂:以双手食指、拇指指腹,分别提揉耳垂,先轻轻捏揉耳垂半分钟,使其发红发热,然后揪住耳垂向下拉,再放手,让耳垂恢复原形,重复10次。
按揉“门”“宫”“会 ”:“门”“宫”“会”是耳部的3个穴位,分别指耳门穴、听宫穴和听会穴。以双手食指指腹从上而下依次按揉这些穴位,每穴持续2分钟~3分钟。
十指拿推,顺摩耳:十指环屈成耙形,从前额往后拿推,经枕骨向下,十指并拢,横掌着力两耳前后,至颈椎分手到前面喉结收,掌心顺摩耳。如此反复进行50下。
自我按摩疗法常以12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中间可间隔3天5天。要注意的是力度以个人能承受为宜。忌施用暴力。
其他物理治疗方法
除了自我锻炼方法外,还有一些需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的物理治疗方法:
声音治疗:通过听力康复设备,如助听器、白噪音发生器等,使患者听到一些特定的声音,从而减轻或消除耳鸣。
电疗法:利用电流刺激耳部神经,改善耳部血液循环,促进耳部细胞再生,从而减轻耳鸣。
激光治疗:利用激光照射耳部,促进耳部细胞再生和血液循环,从而减轻耳鸣。
针灸治疗:通过针刺耳部穴位,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改善耳部血液循环,从而减轻耳鸣。
这些方法的原理都是通过改善耳部血液循环、促进细胞再生、调节身体气血运行等方式,减轻或消除耳鸣的症状。但是,不同的治疗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耳鸣,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总之,耳鸣患者可以通过多种锻炼方法来改善症状。从简单的有氧运动到专业的物理治疗,这些方法各有优劣。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心态也是缓解耳鸣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