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特级教师李志欣:74个创意作业设计让语文学习更有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特级教师李志欣:74个创意作业设计让语文学习更有趣

引用
腾讯
6
来源
1.
https://weread.qq.com/web/reader/1b732940813ab8585g01512a
2.
https://www.sohu.com/a/638130718_121123989
3.
https://www.sohu.com/a/639057462_121124029
4.
https://www.sinobook.com.cn/book/newsdetail.cfm?iCntno=24918
5.
https://eshukan.com/academic/index.aspx?id=.doc1569431020230913&page=12821
6.
https://eshukan.com/academic/index.aspx?bjlxx=.txt20827509&page=12821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如何设计既有效又有趣的作业,成为每位教师都在思考的课题。特级教师李志欣的新作《有效作业创意设计:这样的作业有意思》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解决方案。这本书精选了74个创意作业案例,涵盖了分层式、探究式、项目式等多种设计方式,为教师们提供了丰富的参考。

01

分层式作业设计:让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够得着”

在李志欣的案例中,分层式作业设计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理念。例如,在教授《昆虫备忘录》时,教师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作业:

  • 基础层:要求学生制作“昆虫生词卡”,每个词语配以图片和造句,巩固基础知识。
  • 提升层:鼓励学生选择一种昆虫,连续三天观察并记录其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 拓展层:让学生以“假如我是____(昆虫)”为题,创作一篇童话故事,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种分层设计确保了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层次上获得成就感,同时又为有能力的学生提供了更高的挑战。

02

探究式作业设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探究式作业设计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问题驱动激发学习兴趣。在《老山界》的教学中,李志欣设计了一个探究性作业:

要求学生围绕“红军长征中的困难与挑战”这一主题,搜集相关资料,撰写一篇300字的人物评传。这个作业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信息搜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03

项目式作业设计:跨学科整合提升综合素养

项目式作业设计强调跨学科整合,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在“家国情怀”单元,李志欣设计了一个名为“跨越时空的对话——致敬家国英雄”的项目:

学生需要完成以下任务:

  • 制作英雄人物思维导图
  • 小组合作录制《黄河颂》朗诵视频
  • 采访家中长辈的“家国记忆”
  • 设计“家国情怀”主题手抄报

这个项目将语文、历史、美术等多个学科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家国情怀的理解。

04

体验式作业设计:让学习成为一种享受

体验式作业设计强调通过真实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教学《荷花》一课时,李志欣设计了一个“赏荷、画荷、写荷”的体验式作业:

学生需要完成以下任务:

  • 到公园实地观察荷花,记录观察笔记
  • 用画笔描绘荷花,可以是水墨画或水彩画
  • 为自己的画作配一首描写荷花的古诗或现代诗

这种将观察、艺术创作与写作相结合的作业设计,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自然之美,提升审美能力。

05

开放式作业设计: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开放式作业设计鼓励学生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培养创新精神。在“二十四节气”主题学习中,李志欣设计了一个开放式作业:

要求学生:

  • 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节气,搜集相关资料
  • 创作一首节气诗或制作一张节气海报
  • 分享自己对这个节气的独特理解

这种开放式的作业设计不仅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还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

06

全学习式作业设计:构建系统化的学习体系

全学习式作业设计强调从整体出发,构建系统化的学习体系。在教授“秋天”主题单元时,李志欣设计了一个贯穿整个单元的作业:

要求学生:

  • 观察秋天的变化,记录观察日记
  • 收集描写秋天的诗词,制作诗集
  • 创作一幅秋天的绘画作品
  • 拍摄一组秋天的摄影作品

这种系统化的作业设计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感受秋天,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李志欣的这些创意作业设计案例,不仅体现了“双减”政策的精神,更为教师们提供了可操作性强的实践指南。通过这些有趣且有效的作业,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知识,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这本书无疑将成为一线教师的重要参考,帮助他们在“双减”背景下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